第15章 国之首务(1 / 2)

听到朱榑训斥朱标,春和宫的老太监愤然看过来,刘九死死抱住朱榑的大腿,说道:“殿下……他才是太子啊!”

朱榑没有停下来,继续说道:“若真没有人才,那就开办社学和县学。”

“七弟,你说得对,我应该在父皇面前坚定一些!”

朱标从木然中回过神。

朱榑点头:“父皇最想看到的,是兄长拥有治理天下的才能,没有比这个更让他高兴的了。”

“七弟,你才学已不下于我。”

“兄长也不错啊。”

朱榑把春和宫的糕点全部打包,然后离开了,等到他离开后,朱标命人去把乐韶凤请来。

上次朱榑在大学堂的答辩,朱元璋十分满意,嘉奖乐韶凤辅佐朱标。

乐韶凤为大明的教育做出突出贡献,先前元朝统治,导致各地方有很多蛮音,他编成了洪武正韵,统一大明的官话。

朱标召他来,主要是想议政。

官员各司其职,如果没有许可,不能僭越,比如侍讲和编修,好好教导诸王就成了,若不是言官,就不能发表意见,除非脑袋想换个脖子。

乐韶凤得到朱元璋准许,他是可以议政的。

“县学和社学是获取朝廷取仕的根本,臣以为,与科举一起推行是良策,可陛下已经下旨,今年不举办科试。”

“这不成问题,乐学士若也觉得好,本宫去禀报父皇!”

空印处死了一批官员,大明开国之初,人才紧缺,这个弊端很快就显现出来,朝廷各部传上来的疏奏,越来越少,原因是地方没有官员。

朱标越来越觉得朱榑说的有道理。

离开春和宫前,朱标转身看向宫里的太监,眼神满是警告:“今日七弟训斥本宫的事,谁也不许和父皇说!”

小太监们知道,此事若让陛下知道,定然会训斥齐王。

明初科举中断,还有一个原因。

朱元璋规定了户籍,爹干啥儿子干啥,儿子干啥孙子干啥,行,还读书作什么?

乖乖子承父业吧。

这样的户籍限制,形成阶层固化,跃迁可能微乎其微。

若逃役,朱元璋也准备了后手,大力推行大诰,告诉每一个百姓,避役是流放杀头,被抓的时候,可别怪朕没说。

天下百姓都盼望科举,起初没被定为军户匠户阴阳户的人,户籍限制让他们不可能成为监生,只有中榜才能改变命运。

当官真的好吗?

若说不好,官员私算损耗,导致高赋税,百姓喘不过气来,若说好,空印就能把人吓怕了。

就算如此,当官,自古以来就是百姓印在灵魂里的荣耀。

朱榑摇摇头,走回自己的小院,等待朱标的消息。

人才培养的政策,放在哪个朝代,都是越早越好。

朱标此时来到奉天殿,见了朱元璋。

“父皇命人举荐天下贤能,如今全被砍头,就算还有贤能的人,名声也远不如之前,和焚林而猎有什么不同。

“今年不推行恩科,十年之后就会人才冒出来吗?

“儿臣觉得,不仅要推行科举,还要在地方开办县学和社学,家家传弦颂之声,百姓不坠青云之志,圣人的道理能够在民间盛行,才是盛世啊!”

朱元璋死死地看着朱标,一言不发,他知道这个儿子可以守成,却缺乏开疆拓土的魄力。

“谁跟你说的?”

朱标心头一颤,只是静静地看着朱元璋。

“王本没有谋略,乐韶凤没有这样的胆子,桂彦良没有这样的眼光。”

朱元璋转念之间,就排除了辅佐朱标的三个人,他大手搭在朱标的肩膀上。

“标儿,你以为天下,会有咱不知道的事吗?”

朱标低下头:“是七弟。”

朱元璋失了一下神,他的猜测中并没有这个选项,自幼和父母兄长生活,他十分重视亲情。

第一反应是这个顽劣的儿子,在辅佐他的兄长。

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