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北境第一城(1 / 2)

从剑阁关隘到北川城还有个七八天,周恪己和唐云忠一年没有见,晚上秉烛夜谈北川局势。我水土不服有点不舒服,跟着他们俩听了两天实在受不了,还是回去自己房间早些休息养精蓄锐去了。

结果唐云忠这厮越来越过分,一开始是晚上秉烛夜谈,到后面就开始僭越尊礼往我们俩马车上爬,本来没多大的马车根本坐不开来。我气得不行想把他推出来,结果唐云忠还就来劲了,跟我算起了主次:“我们要谈军机大事,姑姑就不能暂先忍耐吗?”

我信他个鬼,他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但是我就是不相信也不能在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面前他赶出去,只能让出一个人的位置,结果他进来纯就是来唠嗑的,聊聊小时候的那些往事,跟我斗斗嘴,跟我们抱怨边关有多么苦,自己作为少将军又要摆出一副架子唬人,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更多时候唐云忠就是在外面板着脸累了,进来躲懒。光是躲懒也就罢了,他还午睡,拿个小凳子翘着脚,靠着周恪己打呼噜,舒服得不知道多享受。

每逢这个时候,我就拿眼睛杀唐云忠:就因为你爷爷那个老混蛋搅局,我三年后才能靠在大人肩上睡觉,你居然堂而皇之享受着,真是气煞人。

周恪己真是好脾气,一只肩膀靠着唐云忠,另一只手给我剥桔子。

他先是选了一只皮上带着青色的橘子,剥开之后先尝一瓣,微微皱起眉,犹豫片刻,把剩下的部分放在唐云忠那边的案几上。

布置好陷阱后,周恪己又仔细选了另一只偏橘红色的,如法炮制地尝了尝,总算舒展开眉头,又细细地把白色的经络扯掉,最后一瓣一瓣盛在橘子皮里面递给我:“别跟云忠闹脾气,他在马车外面都是下属,要一直提着劲,怪累的。”

我吃着甜滋滋的橘子哼哼唧唧答应了,暗自有点期待唐云忠醒过来以后如何对付那只酸橘子。

不过唐云忠这么躲了一两天队伍里就传出些奇奇怪怪的消息,大约就是什么两男一女一辆马车,里面也瞧不见,不知道如何颠鸾倒凤。只能说八卦这个事情当真是人之常情,一男一女纵使坦坦荡荡坐在大家伙眼皮子底下,旁人也会猜测他们未必没有在桌子下面暗通曲款。

当真要把这些事情当作事情来管,是不大可能的,只不过……

我转头看着睡得四仰八叉的唐云忠——名节这东西我是不在乎的,但是莫须有的污蔑放在谁头上都不好受。

眼见着我都快坐实了红颜祸水的名号,我就想着能不能换一辆马车,没想到周恪己目下按照礼制出行只能跟随两辆四轮马车,一辆坐人一辆抬货物,另外一辆里面更拥挤,全是箱子根本坐不下。最后我一拍膝盖,决定出去溜溜马,正好观赏观赏风景还能顺便讨个清静,不用听唐云忠的呼噜。

至于我出来骑马以后那些更加离谱的传闻……不提也罢。

大约这么波澜不惊地走了七八日,终于可以看见北川的城楼了,古朴而肃穆的城门上面刻着三个字:北川城。

我们总算是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周恪己的封地,北境第一城了。

·

北川城门恰好大开,城门附近都是百姓在摆摊做生意。我好奇得很,把马顺手交给赵敢,跑过去看路边在卖什么。

六月天北地干得很,那些上城里买卖的人大多是周遭农家,男子头上裹着一条麻布做缠头,腰里缠着一条粗布,蹲在路边叫卖。而女子则大多抱着一个娃娃,戴着花头巾,身上都是朴着的靛蓝色或褐灰色。

他们面庞比起下河人更加深刻一些,单看五官倒是更为周正开阔,只不过这里干燥风沙又大,多数人都是一脸土色,仿佛风沙揉进了肌肤纹理之中,总觉得往来之人比之南方都要几分沧桑与古朴。

“夫人,这些草鞋斗笠都是我编的,好穿着呢,买些吧。”卖斗笠的男人见我蹲下身,笑着招呼了一句,“那边还有簸箕,夫人喜欢带些走,算便宜的呢。”

我看中了他买的逗小孩玩的蚂蚱,摘了一个下来:“这小玩意多少钱?”

“那是逗孩子玩的,单买一文钱一个,夫人买这个斗笠就送一个。”

我看那个跟大锅盔一样的斗笠也好玩,远一些的一堆看着薄薄的,放在他板凳边上的一堆倒是精致不少:“那斗笠多少钱一个?”

“夫人脚边的是单层的斗笠,农夫穿的,不好看,三文钱一顶。我手边这些就不一样了,叫‘昭烈箬笠’,要用两层竹篾细细编制而成,可废时间了。据说啊,是当年昭烈皇帝刘备看到军师诸葛亮在酷日下训练军士汗流浃背,故编此小帽送给军师,防止他中暑。这个东西十里八乡只有我会编。”

我肃然起敬,不由得点点头:“那这个一定很贵吧。”

“这个啊,确实贵一点。”商贩斜觑了一眼我,“我看夫人也是爽快人,八文钱一顶,我送您个小兔子如何?”

——八文钱!我多久没听到这个价位了!在京城那个寸土寸金的地方,随便找个茶馆喝一壶茶都要一两银子,眼下这草帽把刘备诸葛亮都编出来了也只要我八文钱。

我歪着头憋了一下笑容,也不想讲价了,掏出荷包开始数铜板:“八文就八文。这北川东西还真是实惠啊!”

小贩收了钱,看得出心情不错:“帽子您自己看哪一顶合适您自己挑,这兔子我给您现编!保证结实!——您是外地来的吧?一看就不知道咱们北川的情势。”

“哦?”我蹲在地上看他编兔子,这话题一下引起了我的注意,“北川怎的?”

“北川的东西,贵的贵上天,便宜的贱到土里。老爷享受着老爷们的清福,我们这些小民过我们的苦日子。相互不耽误啊。”小贩说着,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前些日子听说朝廷封了个北川侯……有什么用啊。”

“大叔,这么听起来,咱们这地儿百姓过得不好?”

“只要那江家、崔家两家还在。咱们日子能好吗?”小贩一边编兔子,一边叹气,“天高皇帝远,没人管江崔那两家如何折腾北川,偏巧唐家军又在关内驻守。这里啊,是管得又死,薅得又狠。要不是咱祖坟还在这里,早走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