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讨赏(2 / 2)

虽说有狐假虎威的意思,但不能否认,能做到这一点令诸卿哑口无言也不简单。

“官家过奖了。”

赵旸面露谦虚,拱手道谢,但双目却有意无意飘向赵祯:“仅是口头上的嘉奖,没什么实际奖励么?”

赵祯微微一愣,倒也没在意,笑着顺口道:“你想要什么赏赐?”

令他意外的是,赵旸忽然端正神色道:“官家若有赏赐,便封我一个官职吧,我想做点事。”

听到这话,殿内众人面色各异。

不同于王守规以及一干宦官暗暗咋舌于赵旸仗着官家宠信居然敢这么讨官,赵祯的心情更为感慨。

作为唯一知道赵旸来历的人,赵祯当然明白赵旸所谓的“想做点事”,指的是想为“祖宗国朝”做点事,助他大宋能消除积弊、增强国力,不复“靖康之耻”。

这个相助,与其说是效忠,更不如说是单纯地提供帮助,就好比他赵祯若有幸能去往太宗创业的时期,他同样会不求回报地提供助力。

这份赤子之心,令赵祯颇感唏嘘。

他正色看向赵旸,语气异常温和地问道:“那你……想做什么?”

赵旸想了想道:“目前我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去工部当差……我也不求尚书、侍郎的职位,随便给我一个郎中就成了。”

“……”

赵祯表情微妙,他一听就知道这小子不是很了解他大宋的官制。

毕竟他大宋的尚书、侍郎、郎中,那仅是有名无实的寄禄官,主要用于按官阶发放俸禄以及津贴。

相较之下,他对赵旸一头就选定工部感到意外。

面对他的询问,赵旸解释道:“据我所知,技术这块归工部管对吧?我去工部,自然是为了能提升大宋的技术。”

技术?

赵祯顿时心动,当即允诺:“可以。”

若非此刻人多嘴杂,他忍不住就要问问这小子,毕竟那可是相隔千年的技术。

倒推一千年,先秦的技术是什么水平?

“其一,我想执掌一支军队,都说大宋军队积弱,不堪征战,我想试着锻炼一支军队,若有成效的话,以后大宋各军或可以此军作为榜样。”

“……”

王守规目瞪口呆,偷偷看向赵祯,却见赵祯仅是一脸惊讶:“你?练兵?你还懂这个?”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赵旸回道:“我虽然没掌过军、没练过兵,但大致也知道……最不济做个赵括,我想也应该能起到一些作用。”

“赵括?”赵祯饶有兴致之余,又有些将信将疑,琢磨了片刻后道:“说说你的治军之法。”

您还真打算答应啊?

王守规难以置信地瞥了一眼赵祯,随即转头看向赵旸,看后者侃侃而谈:“掌军治军,首重便是诚信。诚,便真诚,善待士卒,足饷足恤,能与士卒共情,不说学吴起‘吮卒病疽’,最起码也要将士卒视为手足;信,即公信,言出必践、赏罚分明,公平公正。能做到这两点,便有了令士卒信服的基础。”

“倒是有几分像赵括了。”

赵祯笑着表示赞许,但随即又摇了摇头:“但仅凭这些,可不足以治理好一支军队啊。”

“还要治军严明、令行禁止嘛,官家,就让我试试呗,如果我不能胜任,您再把我革职。”

“……”

面对赵旸的恳请,赵祯感觉有些头疼。

在思忖一番后,他点头道:“既然你如此有自信,朕就封你一个……指挥使。”

“能掌多少兵?”赵旸强忍兴奋道。

见这小子居然连指挥使掌多少兵都不知,赵祯着实有点后悔答应,无奈道:“掌领五都,一都百卒。”

“才五百卒啊。……行吧。”赵旸虽然有些失望,但倒也有自知之明,没有再提非分的要求。

可即便如此,在旁的王守规也已经看傻了。

掌领五百卒的指挥使之职,官家竟然当真就这么答应了?

赵祯自然也注意到了王守规不禁流露于脸上的震惊,但毫无表示。

不可否认,他确实为此开了一个先例,日后不知朝中有多少官员会提出异议。

但在他看来,相较勾起这小子的积极性,区区五百兵的军权又算得了什么?

之所以只给五百人,只是怕这小子不能服众,最后闹出笑话来罢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