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了半天,太子才犹犹豫豫道:“既然父皇见问,儿臣就说一下愚见。”
高不易微笑道:“但说无妨。”
“是——儿臣以为李林甫推荐的孟浩似乎更适合长安府尹一职,但是这孟浩与李林甫牵扯过多,至于杨国忠推荐的翟渠,也合适,就是他身后是杨国忠,相权之下,那么只剩下履历最浅的耿文静才是最合适的。”
“不错,你能有这见地就好,那你知不知道我后面为什么把那两人留在长安听用吗?”
“父皇,请恕儿臣愚钝,唯实不知圣意。”
“是不知道还是不想说?以后我们之间有话直讲就是,不必忌讳。”
“儿臣遵命。”
“我想听听你真实的看法。”
“儿臣以为父皇该以翟渠为长安府尹似乎更合适。”
“哦?说说理由。”
“就目前朝堂来看相国李林甫的势力最为庞大,大有尾大不掉之势,而杨国忠一方的实力这几年也急剧膨胀,似乎有和李林甫相并驾齐驱的趋势,尽管如此,还是有些略显不足,因此用杨国忠推荐的翟渠不但可以壮大他的实力,还可以让他为我所用,以此来制衡相国,稳固朝堂。”
“你说的有一定见解,不过而今朝堂凛然正气太少,而李林甫、杨国忠二人又德不匹位,如果让他们双方势力不断壮大,那么朝事就会糜烂,朝廷的威望就会荡然无存,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要用皇权,强势扶持一个能干事的第三方出来,而皇帝作为核心,这个时候就不能态度太过明显的偏向于一方,皇帝的态度是根据三方势力的变化而变化的,让正邪两股力量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就是让正气压过邪气一点,但不至于压得邪气没了脾气就行,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就这么回事,所谓正邪就是事物的正反两面,能相互促进,也能相互制约,如此才能不断的在矛盾中解决矛盾,而后共同进步。”
“儿臣不是很明白。”
“呵呵!你是真不明白吗?”高不易的话让李亨心头一颤。
“你不用害怕,我让你问政的意思你还不明白?你是帝国的太子,就是未来帝国的皇帝,这是谁都不可撼动的,说这么多,就是告诉你,在朝堂上培养自己的势力不错,但是要切忌不能太过偏袒任何一方,不然很容易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利于稳定,作为帝王,国家稳定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百姓所期盼的。”
“是!儿臣明白。”
高不易点点头,继续道:“如今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你要多听朝堂官员所讲,也要多到民间去听听百姓所想,这样才能两下印证,才不会被别有用心的大臣蒙蔽视听,民者,国之本也,懂吗?”
“是!儿臣记下了。”
“不能只记下,如今长安府下几个县都在闹灾,我给你七日时间,你去到各个县都转转看看,回来之后亲自给我写一份救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