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朱标·大明不可动摇的储君(2 / 2)

李渊的脸顿时黑了。

……

大宋。

赵匡胤大马金刀的坐在石墩上。

斜眼瞧着一旁的赵匡义。

斧声烛影?

不会再有了。

……

【朱标能不能镇住场子很重要,所以朱元璋决定帮他一把。】

【自古太子有自己的一套班子,俗称东宫,说白了就是个小朝廷】

【比如朝廷有少师、少保、少傅俗称“三孤”】

【太子的东宫也有这批官员,不过都要在前面加“太子”二字,以显示其是太子的官署】

【理论上这些东宫官吏都是太子的亲信,朝廷官员与东宫官员应该是两套人马】

【然而在朱元璋的关怀下,朱标的东宫僚属直接由大明的开国元老功臣兼任,不再另设】

【换句话说,哪天要是老朱嘎嘣一下死了,朱标直接就是无缝衔接。】

……

大唐。

“这真是信任有加啊。”

李世民一眼看出朱元璋的想法。

也如此,他能感受到太子突然没了老朱要多伤心。

搞这一套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让朱标事先熟悉了解这些元老功臣的秉性,培养相互之间的默契。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权力更迭后,朝堂上往往大批先帝旧臣会遭到清洗。”

“这虽然有助于新皇帝树立威信,但也会导致一段时间的朝政空转。”

“朱元璋这么做是想要将这些元老功臣作为朱标的亲信。”

“等朱标继位后便可以直接任用这帮人了,省去了麻烦。”

“而且元老功臣兼任东宫官署还可以培养朱标的执政能力,一举多得。”

其实他也有过这种想法。

让高明监国执政就是基于此。

但未来为什么会变成那样呢?……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朱标到时候手忙脚乱。】

【朱元璋又让朱标单独处理国事。】

【等朱标熟练后,又下令朝中政事先要汇报给太子,经其审阅后才传给皇上,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监国制度。】

【就皇帝对储君的绝对信任,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也找不出第二对这么和谐的皇帝与储君。】

……

大明。

老朱既伤心,又自豪。

“我家标儿可是众望所归的……”

他握着朱标的手笑着。

转瞬又怒骂一声。

“贼老天!”

……

天幕上。

朱元璋把一根荆条丢在地上。

随后坐在凳子上。

“标儿,把他捡起来。”

站在身前的朱标一愣。

这不得把我扎得满手是血吗?摇摇头。

朱元璋乐了:“咱让你抓住荆条,你知道有刺怕伤到手。”

“那把上面的刺去掉,不就没事了吗?”

“咱诛杀胡惟庸李善长等一干权臣,就是为你拔刺。”

“咱的一片苦心,你懂不懂?”

朱元璋脸上有几分得色。

这话够直白坦诚了吧?一个好父亲对儿子的拳拳之心应该理解了吧?

朱标看着地上的荆条,抬头认真道:“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

朱元璋一愣,随即站了起来,活动活动胳膊,弯腰……

拿起鞋子就朝朱标身上砸去。

而朱标在老朱弯腰的瞬间就转身跑了。

老朱挥舞着鞋紧随其后,嘴里愤怒的大喝着:

“兔崽子!你给老子站住!”

“你骂谁桀纣呢!”

“站住!”

夕阳照射下。

两名君臣穿着天下最尊贵的罗衣。

干着天下父子最普通的事。

老子打儿子。

……

【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

【虽然朱标为人随和,其执政理念也相对温和,不像他爹那么杀伐果断】

【也曾因理念不和而被朱元璋拿着鞋追的满屋子跑。】

【但其治国理政的能力还是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

【可以说,于公于私,朱标都是一个完美的继承人。】

【嫡长子身份,自幼被立为太子,父皇信任,个人能力过硬,文武百官信任】

【只要他活着其储君地位就不可能受到动摇。】

【而大明朝权力的交接也将在平稳的环境下进行。】

【公元1391年八月,他派朱标巡抚陕西,打算迁都长安。】

【朱标视察返京后不久就生了病,在生病期间还向朱元璋上书关于筹建都城的事。】

【公元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朱标病死。终年三十七岁。】

【毫不夸张的讲。】

【朱元璋的天塌了,大明的天也塌了】

【不可动摇的储君之位,动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