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不是该轮到我大辽了?”
……
【忽必烈是蒙古政权转型的关键人物。】
【除了依照中原王朝模式建立元朝之外,他将政治中心先从和林迁到开平,在今天的内蒙古,离原先的和林不太远。】
【更进一步将开平改名为上京,同时将真正的政治中心移离上京,搬到燕京】
【我们甚至不能说他“迁都”】
【因为在忽必烈之前,蒙古并没有国都的观念与建制】
……
{从成吉思汗建造战争机器,到窝阔台手中形成了驿站系统,转型出现镇戍制度,蒙古人学会了如何调和军事与农业生产。}{完成了从巨型游牧部落,慢慢过渡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南宋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作壁上观,战栗的感受到可怕的悲剧一步步逼近。}{待宰的羔羊!次奥…}……
大宋·太宗时期赵匡义臭着一张脸坐在凉亭内。
“说忽必烈就说忽必烈!”
“又扯到宋朝做甚!”
……
大蒙古国静待众子到来的铁木真把玩着匕首看着天幕。
他以为他不在乎什么中原王朝。
但当看到经历四五百年,中原再一次大一统。
而统一者还是自己的孙子时,一股奇妙的感觉诞生了!“大一统……”
他咀嚼着这三字。
不知道为什么。
越嚼越香……
……
【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法律体系,且法律体系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元朝的大一统,在表面看来,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但其在治理国家和统治人民的进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元朝曾经想效仿辽代的南北面官制,以契丹的法律、政治制度来管理主要居于北部地区的百姓。】
【以中原法律和政治体系来管理主要居于燕云十六州的汉人。】
【但随着元朝灭南宋后,疆域急剧扩大,加之跟随蒙古人南伐的色目人、北方汉人越来越多地定居于南方,与汉人进行杂居、混居。】
【因此,辽代的南北面官制显然无法适应统治辽阔帝国、众多百姓的需要。】
……
大汉。
刘邦顿时敏锐的意识到一件事。
或者说他又看到了熟悉的一幕。
吕雉也看向了刘邦。
两人想到了一处去。
元朝如今面对的情况与秦朝有异曲同工之处。
都面临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度、民众。
一旦举止失措,就是步秦国之后。
……
大唐。
李世民坐直身子仔细看着天幕。
唐朝其实有着同样的困境。
幅员辽阔,如何共同治理百姓与外胡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以前从未遇到过。
唐亡也未免没有对外胡举止失措的缘由在内。
而元朝又会如何做呢?……
大明。
朱元璋知道天幕要说什么了。
他抱着肩膀冷笑不止。
“胡虏无百年国运,完全是自找的。”
……
【在忽必烈称汗、称帝后,法律体系不断加强,基本朝着全域统一法度的方向发展。】
【公元1261年,忽必烈对蒙古人继续使用传统的“札撒”,对广大汉人和汉化的百姓,则在金朝“泰和律”的基础上颁布《中统权宜条理》,后又相继颁布多种类似今天的“司法解释”或“修法”,使得律令逐渐完备。】
【一直到1271年称帝、建立元朝的十年间,忽必烈基本都是按照“汉法”来执行,全面实施汉人的标准,包括法律体系。】
【直到两件事的发生。】
【一是公元1262年,益都世侯李璮叛乱。】
【忽必烈发现诸多汉人大族与之暗通款曲,虽然最终元廷在镇压李璮之后并未深究,但也对汉人的戒心大大增强。】
【他开始不再倚重汉人,而是更多依赖色目人来治国】
【二是公元1282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财政大臣阿合马事件】
【忽必烈彻底不信任汉人臣僚。】
……
天幕上。
一张图表展现出来。
上面有四个服饰不同的人排列高低。
左边写着族称,右边则写着等级。
『蒙古人·第一等』
『元朝“国族”,蒙古统治者称为“自家骨肉”』
『色目人·第二等』
『西域(中亚)人,部分契丹人』
『汉儿·第三等』
『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人和契丹人、女真人,被征服的云南人,最晚为蒙古征服的四川汉人』
『南人·第四等』
『指原南宋境内汉人』
……
【忽必烈下令废除了颇为先进的金朝“泰和律”】
【用了并没有明确规定,但实际上通过相关制度安排和法律规范,明确了国民分为四种等级的“四等人”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