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因为有些赌气,李杏花故意往旁边走了两步,离早就等候在此的两个女青年更近了一些,也顺带着打量了几l眼。
自家亲爹的脾气当闺女还能不了解?李大队长确实是那种会为儿女仔细打点的人,但绝对不可能为此做出离谱的事情来。就说选拔广播员这桩事儿,他可以让自家闺女成为候选人之一,但另外两位候选人也觉得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
总结一下就是,给了机会,但得看孩子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
李杏花敲敲的打量着两位竞争对手,一个是本生产队的社员,她依稀记得是徐家女儿,徐家也是干部身份,家里有人在公社当小领导,当然徐家女儿也很出色,就是性子上略有些害羞,是那种比李杏花尴尬抠地时更难为情的存在。
另一位就不太熟悉了,应该是跟程素纹同一批过来的女知青。那会儿,李杏花刚新婚不久,自家的事情都忙活不过来,哪有心思去关心外来的女知青呢?不过,她觉得程素纹应该会认识这个人的,回头问问就是了。
考虑到互为竞争对手的关系,再说自己还是个走后门的关系户,李杏花也没试图跟她们套近乎。倒是那个女知青,踟躇着似乎想跟李杏花说话,不过还没等她行动,就有牛车过来了。
牛车在晒坝前头不远处停了下来,田卫南主动上前询问,得知是第九生产队的,还是李大队长提前打过招呼,让今个儿顺道来捎他们一程。于是,李杏花和另两位女青年很快就坐上了车牛,田卫南则走到前面跟赶牛车的大叔挨着坐。
而牛车上,还有另外两个女青年,看打扮似乎都是知青。
“是你呀巧巧!我老远就觉得眼熟,还想着不会那么巧吧?没想到真就是你。”第九生产队的两个女青年之一,满脸惊喜的对着第六生产队的女知青说道,后者最初有些迷茫,很快就高兴了起来。
李杏花在旁边听了一会儿,才知道这两人是老乡,甚至还有高中的校友。等高中毕业后,她们分配被安排上山下乡再教育,没想到最后竟然能在胜利公社汇合,着实是有缘。
第九生产队的另外一个女青年,则很热络的凑到了李杏花旁边,询问她是否知道这次广播站建立的具体情况。
说起来,胜利公社准备给各个生产队建立广播站一事,确实是有些突然的。这个突然指的是当下这个环境,别说广播站了,申请任何东西没个一两年,根本就批不下来。没想到,一点儿风声都没有传出来,公社那边突然就表示每个生产队都得有个广播站,都要有个大喇叭。
李杏花并不清楚前因后果,但黎明前的黑暗这种道理她还是懂的。哪怕像他们这种穷乡僻壤的,对比外头确实要安稳不少,那也不代表完全不会受到影响。乍一看,只是建立广播站,实则不就是想要加强社员们的思想教育吗?
花花知道,花花不说。
毕竟这些事儿是她自己猜出来的,而她能猜出来,靠的可不是当大队长的娘家爹
。但这些事情她知道外人却不知道,一旦从她嘴里冒出个什么话来,外人都会把事情往她爹身上扯,这可不是她乐意看到的。
于是,李杏花一脸天真的看过去,她年纪本来就不大,刚满二十岁的水灵小姑娘,加上她一贯喜欢梳麻花辫,看着比实际年龄要更小两岁,无论是装嫩还是装无辜,那叫一个行云流水毫无表演痕迹。
对方很快就放弃了,还流露出了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仿佛李杏花是个傻的。
李杏花:……
算了,她心态好。
幸好第六生产队距离公社也不是很远,走路花费的时间要长一些,但坐牛车还是很快的。没多久,他们就赶到了公社的干部院里。
说是干部院,其实所谓的院子指的就是二层小楼前面的一片空地。而这个二层的干部楼,底楼都是仓库,门前挂着大大的黑锁,二楼才是各种办公场地,比如办公室会议室等等,还有专门用来接待上级领导的接待室等等。
李杏花对这里完全不熟,也许原身曾经来过吧,但肯定没上过二楼。
“跟我走,我知道在哪里。”田卫南似乎对这里很熟,打头带着大家上了二楼。其实,到楼上后就有些明白了,因为已经有人等在这里了。
不多会儿,就有个干部打扮的人从里头出来,扫视了一圈后,估计觉得田卫南是主事人,就开口问他是第几l生产队的。田卫南如实说了,还指了指另外两人,说她们是第九生产队的。
“第六生产队先来。你们仨都是?行吧,跟我走。”
李杏花心里有些打鼓,但还是依言跟着他走进了一旁的房间,徐家女儿和那个叫巧巧的女知青也跟了上来。
干部楼并不大,底下的仓库部分还不算小,但二楼因为有部分是露台,留下的空间并不是很多。这倒是也符合眼下这个年代的习惯,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像楼前的空地,估计农忙的时候也会借给其他人使用,楼上的露台现在还晒着一些绿豆黑豆的。至于办公室更是简单到不得了,绿色的墙围白色的墙壁,室内有两张办公桌,但桌面上的漆都已经斑驳了,一看就知道有些年头了。
那个干部打扮的人,把李杏花三人领进了办公室后,随手将门半关,然后从门后面拿出了几l份报纸,很是随意的翻开来,指着其中一个豆腐块递给了李杏花:“你念这个。”
接着,他又如法炮制,给另外两个女青年安排好了:“给你们十分钟练习,等下我一个个喊你们念。”
李杏花赶紧低头看去。
也不知道是她运气好,还是这年头的报纸确实只有那么几l份,居然还真就押对题了,这是她曾经看过的报纸。但说实话,有运气但不说,她练的好多都是头版头条,而这人点的却是中间板块的一个小豆腐。
略定了定心,李杏花开始无声的默念起来,她的记性不差,十分钟时间别说准备朗诵了,让她背诵都没问题。当然,眼下是考试而非炫技,她完全没有出风头的准备。
十分钟时间
很快的过去了,那人招手让李杏花走到他的办公桌前,指了指面前的一张纸,让她写下自己的名字:“写完就可以读了。”
写名字,然后照着报纸念,考试竟然意外的非常顺利。
李杏花也谈不上满意不满意的,主要是考试内容过于简单,甚至考试流程都显得那么得不正规,让她有些难以适应。
咱就不说别的,像这种直接写名字,然后干部在名字后面打分的方式,这一看似乎很公平,但李杏花是李大队长的女儿,但凡她爹打过招呼,说过闺女的名字,这公平还存在吗?甚至都不需要那么麻烦,也没人检查身份,要是李杏花找了个替考的,是不是也不会被发现?
一直到考完走出办公室,李杏花整个人都处于懵圈状态之中。
这就完事儿了?好了?
田卫南见她出来,本想问问考得怎么样,可见她一脸不在状态中的模样,误以为她考砸了,到了嘴边的话又被咽了回去,只伸手轻拍了拍的她的脑壳:“没事,回头我就转正了,到时候工资都给你,票证也给你。”
李杏花就觉得被拍脑壳的方式很眼熟,依稀仿佛她上辈子在喂校园流浪猫的时候,也会趁机拍一拍猫咪的小脑壳……
这么一想,她怨念的抬起头。
于是,田卫南愈发笃定了媳妇肯定没考好。
不多会儿,另外两人也陆续从办公室出来了。先出来的是徐家闺女,她的脸色也很不好看,有些赌气似的嘟着嘴,似乎很不满意。后出来的就是那个叫巧巧的女知青,她看起来不像是生气了,而是很委屈,眼睛里含着泪水,要落不落的,看着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
这下轮到田卫南懵圈了。
已知,这是给第六生产队选拔广播员,还是大队长已经进行初步筛选之后的。简单地说,就是三选一,由公社干部决定选哪个。
既然这样,广播员肯定是她们仨之一呢,怎么还能三个人都情绪不高的模样呢?
但眼下已经这样了,田卫南也没多问,就把人带走了,顺便喊了第九生产队的两个女知青进去考试。
那俩也没考多久,如果说他们差不多是八点钟到的公社干部楼,那么最晚九点,就已经全部考完了。中间又有其他人过来,不过显然那个干部模样的人并一定按照生产队顺序考试,主要是看哪个生产队先来了,反正一共就九个生产队,早晚都会轮到的。
大概九点多,所有人都考完了。
到了这个时候,李杏花也缓过来了,这考都考了,眼下就等消息呗。不过,她还有别的事情要做:“我想去看看我姐,不知道她今天上班没?”
李桃花所在的供销社,距离干部楼并不算很远。田卫南还在休假中,自然乐意陪着一起去。因此,他只跟其他人打了个招呼,让他们先走,自己和李杏花晚一些再回生产队。
跟其他人告别后,李杏花循着记忆里的路,高高兴兴的跑去供销社找她姐。
其实算起来,这还是她两辈子头一次真正来
到供销社呢。
这个年代的供销社,极具此时的风貌,门口写着大大的三个字“供销社”,进门则是一小块空地,除了朝门边的这一排外,其他三个方向都有低矮的木制柜台。矮柜台后面站着供销员,再后面靠墙的部分则是一个个高柜台,一层层的摆满了各类商品。
说实话,李杏花觉得这样的供销社真的已经很好了,好到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兴许乍一看,这里的地方也不大,商品好像也不是很多。但如果仔细看去,就会发现这里的商品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品种款式虽然少,但品类却是齐全的。低矮柜台上一半是各种食物,像什么饼干糖块月饼米糕等等,甚至还有挂面和富强粉,另一半则是各种布料成衣,还有尺码不一的解放鞋胶鞋。高柜台上的东西就更多了,小到针头线脑,大到热水瓶洗脸盆,甚至角落里还摞了高高的搪瓷痰盂……
李杏花甚至有一种,这里的东西比大超市还要丰富的错觉。
当然,品类多了,款式肯定会少。像鞋就只有解放鞋和胶鞋了,事实上这两种鞋都不是大家日常穿的,千层底百纳鞋才是普通社员一年四季最常穿的。还有热水瓶等东西,猛地一看,红红火火的特别喜庆,但其实不管是热水瓶还是洗脸盆或者是搪瓷杯子等等,都只有一个款式,重复率极高。
可就算这样,李杏花都已经很不可思议了,她觉得跟她记忆里或者她想象中的完全不同诶!
就在她忙着感慨时,田卫南略有些惊讶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什么情况?咱们供销社这么富了?”
李杏花疑惑的看向他:“怎么了?”
“这里以前不是这样的。”田卫南越看越惊讶,他甚至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指着其中一个高架子柜台说,你看,那边居然有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