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一剑横行万里馀(1 / 2)

“这烟火真绚烂,若是夜晚绽放,能更好看。”

程咬金披挂整齐,站在马旁,看着天空中炸响的那几朵烟花,感叹了一句,然后踩镫上马,提起丈八马槊用力一挥,“叔宝,该咱们兄弟上场了,还能冲锋否?”

齐国公秦琼久不不战阵了,可他依然是家喻户晓的门神。

他拍了拍自己的老伙计忽雷驳,“伙计,咱们再战一次。”

忽雷驳是一匹毛花杂驳的花马,这是跟随秦琼多年的一匹老马了,是一匹突厥马。

当年秦琼骑着这匹马,可是所向披糜,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这些年倒是有些委屈老伙计你了,多年没再上过战场。”

秦琼拍了拍老伙计,忽雷驳低头在秦琼胸口轻碰了几下,然后伸嘴去舔他腰间的葫芦。

那是一个酒葫芦。

“打完再喝行不行?”

忽雷驳打了个响鼻,摇头晃脑。

秦琼无奈,“好吧好吧,这么些年了,你这点却是始终没变。说好了,只能先喝一点,打完再给你痛饮。”

忽雷驳却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老程在旁边看着秦琼打开酒葫芦,给他的马喝了半葫芦酒,不由的笑骂道,“你这匹老花马,可真不如你那匹黄骠马,你说谁家的战马,喜欢喝酒吃肉的啊,上战场前,还非得喝上几口,也不怕跑着跑着醉倒了。”

秦琼抚着爱马,

这匹马颜色是黄色间杂虎斑和豹纹,民间称为虎类豹,这马声若奔雷,与一般马嘶迥异,因此大家还习惯称它为呼雷豹。

别看这是匹好喝酒的酒鬼马,但这马却是能够一跃跨过三顶帐篷的。甚至在战斗的时候,腿踢嘴咬脑袋撞,等闲士兵都近不得他身。

别的马不喝酒,喝了可能会醉倒,但这马喝了酒会神勇更添三分。

喝了半葫芦酒后,忽雷驳果然发出几声雷鸣,精神无比。

秦琼翻身上马,对程咬金点了点头,“上一次咱们兄弟这般并肩战斗,当还是武德四年战武牢关吧?”

“嗯,咱们随陛下五千破十万,那战后,你我俱进爵国公,加勋上柱国。”

秦琼捋了捋已经花白的胡须,“那今日你我兄弟就并肩再战他一场,战个轰轰烈烈!”

两位大将军上马,挥槊出击。

于是鼓角齐鸣,

一万两千人马,自狭谷之中猛然杀出,

犹如一把利刃,狠狠的斩击在高句丽长蛇阵的腰身上。

秦琼、程咬金各率一千具装甲骑在前开路,犹如钢铁巨兽般的撕碎挡在前面的敌人。

人马俱披铁甲的具装铁骑,

如今的大唐,也没多少了。

这玩意太费钱,需要最好的骑士,最好的马,不仅人得披甲马亦得披甲,骑士甚至是两层甚至三层的甲,

武装到牙齿,一千骑展开冲锋,能够撕碎一切。

虽然具装甲骑也有不少缺点,比如不能持久,比如太费钱等等,但就那瞬间的爆发力冲击力,却是无人可挡的。

高句丽人根本没想到,这居然还有埋伏。

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从侧面冲的人仰马翻。

在这行进追击途中,又是比较狭窄的山谷,高句丽人来不及列阵,就这么被撞的七零八落,

然后无数的步兵也跟着冲杀过来,

把被冲散的高句丽人砍瓜切菜似的围砍,

轻骑则一群群的在战场上奔驰,他们来如风去如电,弓箭横飞,带走一个又一个的敌人,

北山上。

一群将领拦住皇帝,

李世民也想策马加入战斗,

“陛下,冲锋陷阵的事就交给臣吧,陛下在山上观阵便可。”尉迟恭说完,提着马槊挥军冲下山,

犹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薛仁贵持一杆长戟侍卫在皇帝身边,看着山下那激烈的战斗,眼中满是渴望。

李世民无奈的又坐在了大纛下的小马扎上,

他看了眼薛仁贵,笑道,“这么渴望战斗,那你便去吧。”

“谢陛下。”

薛仁贵满心欢喜,也顾不得把仪仗用的方天画戟换下,直接提着长戟就奔向自己的坐骑,

跨上马,一声激动大吼,

纵马飞奔下山,

舞动长戟,冲入敌群,

刺如枪,劈如刀,砸如棍,

气势雄猛,刚柔并济,凶猛迅捷,势大力沉,所过之处,无人能挡。

山谷西边。

武怀玉也坐在武字将旗下,

身披铁甲,坐着小马扎,

烈日炎炎,

这披着铁甲晒太阳的滋味可不好受。

好在他们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成功诱敌入谷。

现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堵住西边出口。

这个任务还是比较轻松的。

一个个的长矛方阵列起,

长矛如林,

弓弩手们也是张弓搭箭,

高句丽人中了埋伏,可冲在前面的却还想冲出一条血路。

武怀玉淡定的坐在那,

身上的丝绸罩袍倒是让铁甲没直接暴晒在太阳底下,可依然还是闷热不透气。

“先稳住阵脚,不要被敌人冲动了。”

武怀玉手底下一万二千人,有唐军有突厥兵有靺鞨兵也有粟特兵,他这边仆从兵比较多,

但一万多人,列阵守住谷口,还是没问题的。

对着敌人猛放箭放弩便是,

近前了还有长矛、大盾顶着。

高句丽人的骑兵,面对这狭窄谷口摆起的重重叠叠的方阵,根本没有半点优势,

别说他们的具装甲骑落在后面了,就是现在派到前面来,也是冲不过这么厚的防御方阵。

早有准备的唐军,甚至还能从旁边搬来拒马,在拒马前再撒上一串串的铁蒺藜。

武承志站在旁边,倒是看的面红耳赤热血沸腾的,恨不能也上前冲杀,可惜武怀玉虽然带他上了战场,却不会让他去冲杀。

每个人的身份不同,所要做的事也不同。

这就好比这军队,队头们必须得站在全队最前面,持枪引战,旗手也得紧随其后,但是队副就得兼军法官,站在全队的最后面,提着斩马,谁要是敢退缩畏战,就要负责执行军法。

而队以上的军官,一般情况下已经不用站在最前面了,他们的职责更多的是指挥而不是战斗。

武怀玉这样级别的主将,就更不能随意的上阵冲杀。

各司其职,各安其位。

武承志是吕宋县公、吕宋刺史,他这趟来辽东是送粮草的,现在来战场,也顶多是观摩,哪有他上阵的份。

仗打到此时,

其实已经进入了垃圾时间。

半个时辰后,

武怀玉有些犯困的站起来活动了一会,看了看战场形势,高句丽人已经被切成了无数段,被唐军反复的砍切,

进入山谷的大约也就是六七万人,后面还有三分之二没进来,但进来的恰就是高句丽的大部份精锐主力了。

在这狭窄的谷地里,被伏击,被分割,他们根本无力回天。

武怀玉他们这边的谷口战阵前,已经堆满了想冲出去的高句丽军尸体,

他们冲不动了,现在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到处乱窜。

“差不多了,吹角,反攻,向前推进,扫荡战场!”

武怀玉摆手。

呜呜的号角响起,

武怀玉这边,依然还有一万多人,伤亡都只有几百,这就是阵列的优势所在。

士兵们每向前十步,就大吼着停顿整理一下,缓缓的向前推进。

大盾、长枪,

这移动的长矛林和盾墙,让高句丽兵绝望。

弓弩手们还边走边停下来放几箭。

北山上,

皇帝看着战场,嘴角也是露出了笑容。

胜局已定,

“传令江夏王,让他迂回绕后,包抄高句丽后方,断掉桥梁,绝其归路。”

战至午后,

高句丽大败,

唐军斩首万余。

高延寿高惠贞此时悔不听那白发老头的劝告,但此时悔之晚矣,被围在山谷中无处可逃,

只得聚拢败兵,依山列阵自保。

唐军两头一堵,来了个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李世民按辔徐行,远远的观看着高句丽败军的营垒。

武怀玉、李靖、秦琼、敬德等一众人陪同皇帝,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笑容。这仗打的漂亮,甚至赢的都有点轻松了。

“斩首一万有余,”

“这里大约困了五万人马,”

“另外其后续部队,归路也已被江夏王截断,那八九万人马,分做几股,退守附近山上。”

李世民点头,“我军伤亡多少?”

“初步统计,大约阵亡五百。”

以阵亡五百,换得阵斩敌人一万余,

又包围了十来万,这仗足以载入史册了。

“怀玉啊,今日大捷,你诱敌成功,当为首功。”

“叔宝、知节,你二人冲锋陷阵,当记大功一件。”

“敬德·······”

皇帝先是当面嘉奖了此战的几员负责的大将,然后指着山上敌营,“高句丽溃败依山固守,可这里无水无粮,他们能坚持多久?”

李靖建议招降。

尉迟恭则认为直接就这样围困,要不了几天,他们自己就得投降。

李世民感叹道,“高句丽倾国而来,存亡所系,一麾而败,天佑我也。”

皇帝下马拜以谢天。

武怀玉等也纷纷下马,拜谢上天保佑。

“当勒石为碑,铭记此战,怀玉,这篇碑文就交由你来写。”

对于这些高句丽败军,该如何处置,军中也多有争议。

不过李世民在一番考虑后认为,可以先招抚劝降,只要高延寿等肯降,那么自耨萨以下的所有军官,都可以授以戎秩,迁之内地。

靺鞨部的仆从军,则尽数坑杀之。

至于高句丽其余士兵,迁移内地,而临时征召的那些高句丽百姓,放回。

“陛下,臣反对。”

数道声音一同响起,武怀玉声音也在其中。

“怀玉你为何反对?”皇帝问。

“陛下,臣赞成此时招降,能够提前解决这十五万人马,避免他们做困兽之斗,但臣不赞成这处置之法。”

“说说你的建议。”

“可以答应高延寿等人,只要投降,可以保全他们所有人性命,但必须全部内迁到中原安置,

包括那些靺鞨部落仆从军。”

不杀,不放。

高延寿等人若能答应这条件,就纳降。要是他们不接受,那就继续围困,他们现在缺水断粮,根本撑不过三五日,到时也是凭由屠宰。

对他们开出的招安纳降,迁入内地的条件,已经是到顶了。

放是不能放的,放了就是放虎归山。

把他们迁移到内地,打散安置,这十来万高句丽人,还是能够看管的了的,二三十年后,也就彻底同化,要是不放心,那就把他们迁到云贵川去,黔中云中川西等地,现在可还都遍地獠蛮,把高句丽人迁去屯田,根本不用担心。

坑杀靺鞨人没必要,这些部落虽附庸高句丽,但也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皇帝跟大臣们讨论许久,最后采纳了武怀玉的建议。

李世民派出了孙代音做为使者,去跟高延寿高惠真两人谈判。

高延寿还不肯降,

但李世民当然也不急,

安市梁万春的人马被堵在城里出不来,

高延寿其它人马,现在也被断了退路,七零八散的退守在一个个山上,

三天后,

高延寿绝望了,

因为他们粮尽了,

而且他们没有水,这三天熬下来,已是极限,现在连尿都没的喝了,天又没下一滴雨,

再也无法坚持,

士兵们已经无法再战斗了,

只能投降,高延寿希望李世民能放他们回去,甚至愿意交出武器等,但这个时候他们没有资格谈条件了。

他们只能放下武器投降,然后接受送往内地安置的结果。

高延寿等无奈,

最终只得下山,

一路膝行来到皇帝面前,跪降。

李世民也是兑现承诺,

给高延寿高惠真等三千五百余名军官,都授以相应的武散阶,保留了个官阶。

其麾下的这些残兵败将,不管是高句丽人还是靺鞨人,放下武器后,也得到了水和食物,

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就是前往辽南港口,乘船先到登莱半岛,在那边再分散送往内地安置。

基本上就是送去西南边地开荒屯田的。

十五万大军,

结果一战就覆灭了,被斩阵了一万多,余下的也全都成了俘虏。

唐军还缴获了战马三万多匹,牛五万多头,明光甲五千领,其余的粮草器械也很多。

大获全胜的皇帝移驾安市城下,

特意让高延寿、高惠真带着一干降将来到城下,向梁万春喊话劝降。

安市城头的梁万春,看着那两个耨萨,面如死灰。

耨萨,相当于大唐的都督,两个耨萨连同他们的十五万援军全军覆没,梁万春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鸭绿江以北,高句丽再也没有兵可来援了。

他们彻底成了孤城,

孤立无援。

可面对大唐天子的劝降,梁万春依然拒绝投降。

只不过能跟梁万春一样顽强的,毕竟没几个。

十五万援军覆没的消息很快传开,

周边各山城堡垒的高句丽军民,惊骇无比,安市附近的后黄城、银城等积翠山以西的山城堡垒,纷纷出逃。

几日间,就全跑光了。

数百里内,再无人烟,全都撤往积翠山以东去了。

无人再敢撄大唐兵锋!

数百里方圆,也就剩下一座安市城还在顽抗!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