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暴君(1 / 2)

长安。

李世民从大安宫陪太上皇过中秋回到太极宫,独自在甘露殿前望月。

月光皎洁,

皇帝心绪起伏,刚才陪太上皇赏月,爷俩难得的聊了些心里话。太上皇已经显得很老迈,这几年太上皇纵情声乐,过于放纵,身体已被酒色掏空了。

如今的上皇,跟当年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那位父亲相差太大了,上皇的眼神里已经没有了神光,有的只是落寞孤寂。

李渊今天对他说,看到如今的大唐江山稳固,社稷安定,他很欣慰,看到颉利可汗都在长安宫廷宴上为唐皇跳舞,看到岭南酋长之子为之贺诗,看到漠北薛延陀、西域西突厥等大酋,都遣使进贡贺中秋,他确实既震惊又欣慰。

太上皇甚至感叹,就算是他,这短短几年只怕也做不到这些事情。

他承认自己老了,承认李世民足够优秀,

这些迟来的肯定,让李世民几乎落泪。

可是回来后,李世民却又慢慢的冷静了下来,如今还没到放松的时候。

先前太上皇曾跟他聊到了隋朝,聊到了杨坚和杨广,提到了开皇之治和大业崩溃,上皇难得的提醒他,大业初年,杨广文治武功,更是曾达到汉以来的巅峰,

户口近九百万,人口五千万,

营东都建运河,

南征林邑攻灭王都掠林邑历代先王金像而归,发兵渡海征讨琉求岛蛮俘虏蛮王归朝,

攻灭吐谷浑,开西海四郡,甚至兵出玉门关,攻灭伊吾国置郡。

突厥汗国更是匍匐在大业天子脚下,东突厥大汗为杨广北巡割草开道,西突厥大汗直接被擒回洛阳。

若不是最后百万大军征高句丽兵败,且接连数败,引发天下大乱·······

换一句话,李渊觉得自己比隋文帝杨坚差远了,杨坚统一南北,开创的开皇盛世,那是真的盛世,而李渊虽用尽权谋手段,武德九年,也仅勉强平定中原。

李世民虽在位四年多,就已经灭东突厥俘颉利可汗,但比起杨广大业初的功绩,确实还相差太多。

天可汗李世民,仅仅是乘东突厥内忧外患灭之,还没有征服其它蕃胡,吐谷浑、西突厥,甚至诸如林邑、琉求、伊吾、高句丽、奚、契丹等可还没打服。

这些话在大安宫听到时,李世民有些不服气。

但回到太极宫后,在甘露殿里一人静思许久,却觉得很有道理。

如今的贞观朝,户口仅三百万,人口千余万,仅是大业顶峰时的三分之一户口,

可李世民还是有几分不服气。

杨广可是被称为亡国昏君,甚至被骂暴君。

他李世民怎么可能不如杨广?

杨广能在短短数年里,干下那么多大事,营造东都,修建南北大运河,甚至征讨四方,那不过是因为有杨坚为他积攒下的充实家底,

杨坚在位二十四年,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积攒丰厚家底,但杨广却仅用了十年左右,就把大隋家底掏空了。

杨广打吐谷浑灭伊吾征高句丽,在李世民看来,都很失败。

如果朕有文帝留下的家底实力,拥有百万带甲精锐,又岂会数征高句丽而不下?

可叹他现在国库空虚。

李世民想超越杨广,可这空虚的府库处处掣肘着他。

“朕终有一日会攻灭吐谷浑,复置西海四郡,也会攻灭高句丽,再复辽东四郡,甚至还要再入西域,重复汉之西域都护府,”

李世民对着明月放出豪言壮语。

长孙皇后过来,为皇帝披上一件衣服。

“陛下,天色已晚,早点歇息吧。”

“观音婢,今日与上皇一席话,让朕醒悟,朕这个天可汗,比起大业天子曾经的功绩,都还差的太远了。”

“陛下,隋炀帝怎能与圣人相比,炀帝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且刚愎自用,继承开皇盛世,却让大业成空,误国误民,昏君。”

李世民却摇了摇头,叹道,“炀帝无德,却也有功。只是他的功在后世,罪却在当代。他修的南北大运河,就是利在千秋的,可惜过于急切,他征吐谷浑、高句丽、攻打契丹等本也没错,错就错在太急了,”

李世民对杨广这个表叔其实也有些尊崇之处,比如杨广很有才,尤其诗才了得,杨广各方面都很优秀,甚至雄心壮志,

杨广绝非昏君,他有能力有志向,可惜他没能真正关心过百姓,甚至忽略了隋朝统治根基的关陇集团,一心为了他的大业,而无视天下所有人,

他的雄心壮志,他的大业梦,最终让他成为了一个把中原千千万人拖入深渊的恶梦,他也成为了一个无德的暴君。

如果苛刻点说,杨广是个眼高手低的人。

次日。

李世民特让杨妃请萧后入宫,

杨妃是杨广之女,但并非萧后亲生,不过杨妃母早逝,杨妃也算是萧后帮忙带大的。

萧后被李靖俘获送回长安,献玉玺有功,与孙子杨政道居于兴道坊,日子也还算不错,毕竟杨政道还被赐爵豫章公爵,授官散骑常侍。

六十多岁的萧后接到旨意,便更衣入宫觐见。

杨妃迎入宫中,一同面圣。

六十多岁的萧氏,头发已经染上风霜,但仍还显雍荣华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