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是工业的重要基础,可以说没有煤炭就没有第一次工业革命。
当然以目前的科技基础,蒸汽机想都不要想。那就只能深挖煤炭作为燃料的功能,其实不为人广为所知的是。宋朝时已经建立了庞大的煤矿,以供给作为冬天的热量来源,西山煤矿的遗迹还可以一窥那千年之前的繁荣时代。
赵佶无法对煤炭进行什么精细化的处理,就比如脱硫之类的,但有有一些不需要过高技术水平的操作可以去做,比如蜂窝煤。
蜂窝煤虽然到了2世纪才被发明出来并且推广开来,但涉及的理论并不是很深奥,只是需要一些特殊的模具,赵佶相信以大宋目前的能工巧匠是有可能做出来的。
……
过了一周,赵佶顺利的搬入了神宗为他安排的宅院。
“殿下,包拯包希仁求见。”守门的侍卫进来通传,再由魏忠贤传递给赵佶。
“他怎么来了?”赵佶心中暗道。
“带他进来吧。”
“臣包拯拜见殿下。”
“爱卿来此何事?”
包拯道出了缘由。
曾经和赵佶一同路过一个偏僻的县城时,发现了当地的县令鱼肉百姓,贪赃枉法,关键是毫不掩饰弄得路人皆知。赵佶身为皇子也不好视而不见,就派人将其拿下把他的罪行送往京城。
包拯等人都是颇为兴奋,因为在他们眼中这是为民除害,做了一件大好事。但是包拯却发现赵佶并没有露出什么喜悦的神情,气氛烘托在那包拯也不好坏人心情,就在当晚找到了赵佶。
赵佶和包拯在月色下,在院中谈论起来。
“殿下,不知您为何白日似乎并不开心。”
“我们这是来到了这才除去了这一祸患,在我们到这里之前呢?就算这里的贪官污吏被拿下来,没被注视到呢还有多少呢?”
“殿下宅心仁厚,怜惜天下之民。”包拯这次是真的有些认可了赵佶,难得的不会因为小事就沾沾自喜,将天下百姓放在心中的天潢贵胄。
“三权分立或许日后应该试试。”赵佶望了一眼圆月,喃喃道。
“三权分立?殿下,这是何意?”包拯听到这四个字眼前一亮,觉得意义非凡。
看包拯似乎有兴趣了解赵佶也就解释了一下“三权分立乃是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那县令能做到肆无忌惮就是因为在这县中他的权利近乎无限,没有人制衡。”
“殿下所言有理,但如果权利过于分散也可能影响政务的执行。”包拯若有所思。
“没错,三权分立不是简单的做到的,必须做到一个度,就比如偏远之地还需要互相制衡的话,没有人能够拍板甚至可能就是一事无成,本王也没有很完善的想法,就算是要实行这三权分立也需要更合适的政务结构对官制进行大规模革新。”即使没有三权分立,赵佶也迟早要改革这大宋的官制,这冗官问题太严重了,到不是官员太多,等到以后开展殖民的时候,管理人员一定是有着大规模需求肯定是不够的,主要是大宋这的政治体系的冗官是极大地行政浪费,完全没有激发出潜力,必须对官职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是殿下开创的思想吗?”
“并非本王首创,那是极西之地一位名为孟德斯鸠的哲人所提出的。”赵佶不会去做冒名顶替之事当文抄公。
“真是奇思妙想啊,真想与之一谈啊。”
“本王也不知道此人是否还在人世,若其仍在这世上有机会必然帮你见上一见。”
“那臣就提前多谢殿下了。”
包拯受到了法家思想的很大影响,因此他对这三权分立十分感兴趣。因为今天这一场谈话,他对自己未来的道路有了清晰的想法。
而且他居然称臣了,这就是意味着包拯要投靠他赵佶了。赵佶这一路上就没计划拉拢包拯,主要还是想把苏轼拉倒自己的战车上,没想到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苏轼没到手包拯却自来投。
细细想来倒是很好解释,包拯此人更忠诚的是大宋这个整体,谁是皇帝不重要,他只想当大宋的臣子。要不也不会拉着仁宗袖子了,而现在赵佶的未来施政理念看起来最合适整个大宋也和他的观点一致,包拯也就准备投效了,其他皇子上位不可能推行这三权分立的理念。
“臣,想为殿下尽一份力。”
“希仁,还是不要过早暴露出来你的态度。”包拯这种是执政的人才,短时间对他的助力不是特别大,而包拯还是神宗看重的人,为了减少神宗的关注,还是别和他明着抢人才了。
“那臣可以为殿下做些什么吗?”
“希仁你在士子之中名声不错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