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百万医疗和百万大单(2 / 2)

这个数据模型,也太有意思了!

做百万大单,抓的是那些有庞大购买力的超级富裕的客户,用比较流行的“二八法则”来理解,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少数人手里,所以有大单,就是有了最精英的那批客户,但是基数很少,而且竞争非常激烈。毕竟,谁都想要去争取大客户。

而做百万医疗,便是“捞”起了一大把普通的客户,他们有还不错的保险意识,而且下决定比较快,更关键的是,这个基数庞大得保险公司根本不需要去争去抢。全中国13亿人,每年能拿出1万来买保险的人,能占多少比例?甚至每年能赚到手1万的,都少之又少。可每年花得起3块来买一个基本保障的人呢?或者该说,13亿人里面,有多少人是拿不出这笔钱的,算起来更轻松一些。

从zr开始做高端的养老和健康项目开始,保险公司在开发产品的时候,似乎对于产品覆盖的人群,越来越精细化了。

林逸记得监管有个规定,一个新产品上市之后,一年之内必须销售满1万保费,或者达到1件,否则,这个产品就要停售。所以,保险公司开发产品的起售金额,从以前的1万保额,渐渐变成5万甚至1万保额,从5元保费起,到了要求不得低于元,就是为了保证产品的销售量,千万别辛苦开发了一个险种,过了一年就要判“死刑”。那时卖产品,求的是客户覆盖面足够广,一款产品恨不得老少咸宜。最快~手机端:

可现在,新开发的产品,一单可能就能卖出上百万的保费,针对的是极高收入的那一小撮人。或者像是百万医疗,看似是开放了岁到6岁的人群购买,其实大家心知肚明,保险公司希望的就是那群费率极便宜,每年可能只有不到2元保费,但是基数庞大的人群。

突然间,有一个疑惑进入了林逸的脑海。如果这种趋势被证明行之有效,那么就是说以后的保险,设计出来就是为了卖给更可能买它的人,这样的话,还会需要那么多的销售人员吗?

这的确是个值得思考的话题,林逸相信,她会有兴趣和自己聊聊的。嘴角不由自主带了点笑意,林逸拿过手机发了条消息出去。

林逸曾老师,一会有没有时间加个班,想咨询你一个关于销售人员前景的问题。

曾言言嫌弃的表情不加班,又没有加班费。

没想到自己发出去的消息竟然不到一分钟就有回复,林逸的笑意更深了些。此时,正从茶水间回来的李皎然看见鲜有表情的林逸居然对着电脑屏幕面露笑容,心里想,这家伙大概真的是想升职加薪走火入魔了吧,干个活能干得这么春心荡漾。

其实不过是几秒钟前,林逸刚刚收到了一条回复而已。

林逸付不起曾老师的加班费,吃日料好不好?

曾言言成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