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p;gt;强烈推荐:</strong>
荣国府里, 贾氏听罢丈夫说了长子的战功,不见半分喜色。反忧心忡忡地问道:“赦儿在西北, 日日都要出战吗?”
贾代善看妻子担心,只好想话安慰她。
“在西北的将领, 都是奔着军功去的。人人都想得了高功厚禄,甚至世袭的爵位,好封妻荫子。就是赦儿想, 也捞不到那么多出战机会的。”
贾氏不太信丈夫的话, 眼睛细看贾代善,看看他说的可是实话。
“舅兄还在呢, 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自会照顾赦儿的。”
贾氏叹口气,哥哥把仨侄子都带去了,遇到要照顾的时候,是儿子亲?还是外甥近,可这话, 是没法和丈夫说的。
“唉, ”史氏轻叹一声, “我倒是宁愿赦儿不得这军功, 平安在京的。”
贾代善知道史氏心中所想,可万千功业、圣人青睐, 都是要拿命去博来的。将门子弟,年轻的时候,不去军中锤炼, 十年后、二十年后,也就是废人了。
“你莫要想那么多了,跟在赦儿身边的,都是贾家数一数二的高手的。有他们护卫着,赦儿又武艺高强,必会安全返家的。”
史氏也没办法,只好点头应了。这次不是自己的兄长,带着孩子们去;就得是自己丈夫,重新披挂上阵。
“国公爷,京里再没别的将领吗?”
这话在史氏得知兄长,要带孩子们赴西北的时候,就问过几次了。每次,都被贾代善搪塞过去。
贾代善见两三个月过去了,妻子还在纠缠此事,想想,告诉她实话也无妨了。
“你以为,谁想去西北领兵都可以吗?那是为太子准备的人。就像我当初,不也是在西北戍边十年。”
“赦儿也要戍边十年?”史氏一下子抓住丈夫的衣襟,声音都变得尖利起来。
“应该不会的,我还握着京营的兵权呢。圣人怎么会放心,让赦儿再掌了西北的军权。也就是把他放西北历练历练,回来好接掌京营。”
史氏皱眉。“接掌京营?”丈夫可掌了十几年京营了。
“那你往后?”
“一朝天子一朝臣。圣人在为太子筹谋,谋划将来的领兵人物。赦儿能入了圣人的眼,凭他和太子的交情,以后还有贾家三十年的富贵。再以后,就要看瑚儿了。”
“听说太子妃这一胎,像是个男孩啊。”
“男孩好。圣人重嫡出,太子那两个庶子,大的就二周岁了,可圣人都没给取名字呢。赦儿院子里的事情,你以后别管了。”
史氏不满地皱眉,她就给了儿子一个通房丫鬟,可丈夫念叨几次了?!
“圣人和元配嫡妻感情深厚,见不得别人夫妻离心的。”
“可圣人也没少了生庶出的皇子,公主啊。甄家的那姑娘,听说又怀了。”
“你想想那些庶出的,是不是元后离世以后生的?”
贾代善拍拍老妻的肩膀,史氏人到中年,虽保养的不错,也是徐娘半老了。
“太子是个聪明的,他以后应该只生嫡出的儿女。咱们的赦儿,陪了太子十几年,这事上,也得和太子保持一致,方显得和太子是同心进退。这个理,你得空不妨告诉你娘家嫂子知道。”
史氏点头,在揣摩圣心上,满朝的文武,就没谁能比得了自己的丈夫。
“好,老大院子里的事情,我不管了。可张氏又有了身孕,不如妾身把瑚儿抱过来,也省得张氏揣着小的,又要照顾大的,太辛苦。”
贾代善对妻子反反复复地、要抱了孙子过来养,真有些烦恼了。
“他那院子,不少伺候的婆子、丫鬟,一个小儿还照看不来?就留在张氏那,免得赦儿在西北分心。不早了,你睡吧。我明日还有小朝会的。”
几十年来,每逢有大小朝会,贾代善必住去前面书房,省得连带史氏休息不好。
史氏看丈夫绷着脸,不同意自己的主张,也莫可奈何,强笑着起身送他出屋。然后自己怄了好半天,也没顺下这口气来。
太子此时正在石氏的寝殿,一手覆在石氏刚刚显怀的腹部,一手拿着本书,念给石氏听。而靠着他肩膀坐着的石氏,开始听的兴趣盎然,没一刻钟就昏昏欲睡了。
“明允,不如你弹琴来听吧。”石氏强打精神。
“弹琴?也好。”
石氏招呼秋菊,把自己的焦尾琴抱来。这琴是仿照焦尾的款,音质倒也不错的。太子一手按琴弦,一手要落。
“还是妾身弹给明允听吧。不然现在早早睡了,夜里又要醒的。”
石氏之前孕吐厉害,过了孕吐,人又是晨昏颠倒。她辛苦,伺候的人,跟着也挨累。太子只要有空闲回东宫后院,都要到石氏的寝殿,同她聊聊天,或是陪她读书,或是弹琴。
石氏一边弹琴一边点头,一曲《阳春白雪》尚未弹完,人就困的再也撑不住了。把琴一推,嘴里嘟囔着,“我还是先睡啦,明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