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先拿大明开刀!(1 / 2)

面对王德全,李二自然是没什么压力,简单的应付了一番,李二也就将王德全给打发了。

等王德全离开后,李二笑道:“行了,大明的事儿解决了,那继续说说常科的问题。”

只是这会儿谁还有心思关心常科啊。

大明立国数年,第一次遣使入唐,谁知道李承乾背后到底卖的什么关子?

而且,如今李恪刚刚有点儿起色,那边就有了反应,有这么巧合?

这个节骨眼儿上,他们更关心的还是李承乾遣使入唐的目的,至于常科,那终究还是未来,而李承乾的威胁,就在眼下。

“陛下,不知此番大明为何遣使入唐?”就在这时,郑旭走了出来。

听到这话,李二笑了笑,摇头道:“那就不知道了,兴许是大明如今平定了内乱,国力又强盛了三分,专门派人来夸功的吧。”

对于大明遣使入唐的目的,李二确实不知道,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那不过是大明臣子的不甘寂寞罢了。

“那此番大明使团的主使是谁?”又有人问道。

说到这个,李二倒是戏谑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这才说道:“说起来你们也都认识,大明礼部尚书,长孙冲。”

“长孙冲?”李孝恭闻言也是一惊,“那小子成大明礼部尚书了?等下,齐国公,你家长孙冲今年多大了来着?”

“二十有一。”长孙无忌也是有些无语。(这个年龄别较真,是推算的,长乐嫁给长孙冲的时候是633年,当时长乐虚岁十二,彼时的长孙冲应该比长乐大五岁左右,取的中间值。)

“好家伙,二十一岁就和老夫旗鼓相当了,这小子,前途无量啊!”李孝恭也是一阵的无语。

别忘了,他也是礼部尚书!

抛去爵位不谈,单论官职的话,他和长孙冲还真就是旗鼓相当!

细观历史,在他这个年纪达到这种成就的,还真没几个,寥寥几人,哪个不是名垂千古之辈?

如甘罗、霍去病哪个不是在历史中熠熠生辉的存在?

所以李孝恭说他一句前途无量,还真不是嘲讽。

不过这会儿长孙无忌尴尬了啊,不单单他,在场的很多人都尴尬了。

毕竟,在场的就没一个年纪比长孙冲还小的,可问题是,官职比长孙冲高的也没几个……

一瞬间,众人都有种几十年活到狗身上的挫败感。

不过他们也意识到了,大明,的确是一个能诞生奇迹的地方。

这般想着,众人看向了长孙无忌,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心里想着,这老小子还是眼光独到,长孙冲有此成就,他长孙家总算是要崛起了。

长孙无忌什么人啊,活了一把年纪,城府还是有的,纵使心里窃喜,面上却是不为所动,颇有一股身处激雷而面如平湖之风:“小子之事老夫也不甚清楚,纵使他如今身居高位,可终究还是要接受长者的教诲才是。

对了,不是说常科之事么,怎么扯到那臭小子了,来来来,继续,诸位对常科还有什么想法,不妨都提提嘛。”

说回这个,刚刚趁着他们就大明问题磋商的时候,有人已经想到了,这会儿,有人站出来说道:“其他的吾等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这府试、殿试落榜的学子何其多?让他们直接出仕,是不是太早了?

有些人其实并非无能之辈,只是一朝发挥失常,表现不佳罢了,若是这般就让他们早早出仕,被琐事缠绕,又恐荒废学业,长此以往下来,怕是要误导不少学子,让本该有宰辅之才的学子却早早的在胥吏等位置上蹉跎一生。

于国朝而言,弊大于利。”

不得不说,这些家伙还真不是白给的。

就刚刚那会儿功夫,他们还真就找出了一个漏洞,虽然大明遣使入唐是当下的威胁,但常科制度自是不能放松。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又看向了房玄龄,他们也想看看这位昔年的宰辅如何应对。

房玄龄闻言却是故作迟疑地点了点头,说道:“这的确是个问题,如果长此以往下去,的确是要误了许多人。”说到这里,房玄龄却是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只要再加一条即可。”

“嗯?”众人也是一脸狐疑地看着房玄龄。

他们也好奇房玄龄的解决之法,当然,对此也并不意外,作为昔年的当朝宰辅,这点儿急智都没,那他凭什么站在这里?

房玄龄笑了笑,说道:“不管是府试落榜还是殿试落榜,只要是步入了仕途的学子,不得再参加今后的科举。

如此一来,那些有心科举的,自然不会轻易入仕,而自觉希望渺茫,放弃了科举的学子,又有什么好惋惜的呢?”

对于这一点儿,他早就思量过。

甚至是他特意给这些人留的漏洞,而且这漏洞还不止一个,当然,他们只找到一个,这会儿房玄龄也不会提醒就是。

等他说完,一众士族的官员也哑口了。

好吧,没得说了,无法反驳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太子,不做也罢!请大家收藏:这太子,不做也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当然,这对他们来说,也算是有了丢丢的进步,至少给那些家伙加了一条限制。

就常科的问题,众人又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后,也终于结束了。

而就在这时,李恪一系的官员却是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有本启奏。”

此人名为权万纪,本是蜀王府长史,此番李二大举提拔李恪一系的官员,权万纪便在其中,如今的权万纪,刚刚检拔为尚书左丞,直白一点儿说,就是宰辅的副职。

说起这人,那也是值得提一笔的。

这人吧,刚直不阿,是个典型的守旧派。

如果一切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发展,再过几年,李佑想不开要造反的时候,也就到了权万纪死期的时候,。

当然,如今的他还是蜀王府的长史,说起来,他之所以支持李恪倒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政治需求。

这个老家伙吧,和萧瑀差不多,都是刚正不阿的性格,但和萧瑀不同的是,这老家伙是顽固的守旧派,他就接受不了李承乾的那一套做派。

觉得李承乾的那些行为颠覆了汉家礼教。

而且,李承乾要是回了长安,必然血流成河,这也不是他想看到的,就因为种种的原因,他愿意帮李恪尝试一下。

你可以单纯的以为,他就是觉得要是未来李恪能继承大宝,天下方能居安。

对于权万纪站出来的举动,李二倒是不意外,点了点头便示意权万纪开口。

权万纪也没犹豫,直接说道:“如今大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已有盛世之风。然作为泱泱大唐,我国朝之都城,却是满街大明!何其讽刺?

陛下,这可是大唐,是长安!怎可满眼大明!

若是来个不知详情的外邦使团,问吾等,吾等该如何作答?”

他说完,满朝寂静。

哪怕是李二也是一时间黑了脸。

他倒不是对权万纪有什么意见,而是权万纪这话,戳到他肺管子了。

是啊,长安城入目之处,满是大明,他心甘么?

群臣这会儿也是沉默了,他们知道,这家伙找到了一个极好的切入点。

对于这位,大家还是信服的,没办法,自己做不到的,都是值得羡慕的。

“依爱卿之言,该当如何?”半晌之后,李二才问了一句。

权万纪当即说道:“修唐律,无论任何人,在大唐经商,不得冠以本国之名。来我大唐赚钱,还想为其扬名,世间哪儿有如此好事儿?”

“修唐律?”众人都是一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