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慕容伏允知会他了,他也会先琢磨琢磨,到底要不要与本王为担
所以,如今是我们最好的时机。”
对于慕容顺这个人,李承乾承认是他看走眼了,但就算是看走眼了,对这个饶认识,还是大差不离。
从当初慕容顺拾掇达延芒结波坐镇日月山他就看出来了,慕容顺不愿和大唐交恶,这就是他的机会。
“将军此番兵出日月山,有一点要切记。
该狠的时候一定要狠,但是该怀柔的时候,一定要怀柔。
不能一股脑的全部杀了了事。”李承乾道,“至于什么时候该狠,什么时候该怀柔,将军可知?”
契苾何力也是个人精,一听这话,立马就懂了,嘿嘿笑道:“殿下瞧好了就是,不过,末将可得问殿下要一个人。”
“谁?”李承乾笑道。
“玄策老弟。”契苾何力道,“杀人我在行,但如何让那些家伙归心,还得让玄策老弟来,这个他在校”
他是个很讲规矩的人,也知道分寸,邀买人心的事儿,他不能做,所以他点名要了王玄策。
这也是李承乾为什么留下王玄策的原因,当即笑道:“这无妨,玄策,此番大将军出征,你便一同前往,还是由王进带人护你周全,具体怎么做,这里面都有,你回头自己看看。”
着,李承乾拿出了一个信封。
信封里面,有他对王玄策和王进的具体安排。
王玄策当下点零头,便接过了信封。
至于王进,一言未发。
他不需要表态,李承乾交代什么他就做什么。
很快,契苾何力便集结大军出发了。
事实上也如契苾何力所言,不过是一时间,契苾何力便拿下了日月山至洮源一带。
第二,伊原锡也带着工程队出发了。
他如今的工程队几乎全是当日的俘虏组成,为了防止俘虏动乱,契苾何力甚至还派了一营将士回来。
在临时大营里,契苾何力聚齐了各营参将以及王玄策,他们也在商议,这地盘是拿下了,可问题是该怎么守。
虽慕容顺暂且还没有反应,但你得防着点儿啊。
众人七嘴八舌的商议了一番后,契苾何力拍板道:“拿下了这一片后,日月山到洮源是一百二十里的路程,那我们干脆每隔四十里建一营寨,驻扎一营,剩下一营做为机动,这样真有敌袭,相互也能有个照应。”
草原就是如此,无险可守,一百二十里的防线,五千人守起来,是真有些吃力。
他也知道将兵力分散不好,但不分散,这一百二十里的防线就跟个筛子似的……
“不用四个营寨。”王玄策道,“榷场那边驻守的是唐军,我们不需要派太多人在那里。”
契苾何力闻言,大喜道:“那更好,有两千饶机动,纵使某一营遇袭,也能更快的速度赶到支援。
对了,殿下不是派伊主事带着工程队来了么,他们主要是做什么?”
“具体不清楚,不过各个营寨都有,可能是修建工事吧。”王玄策摇了摇头,这个他就不是很清楚了。
大明王廷的动作很快,快到让所有人都想不到。
而在长安城,李二和满朝文武刚捏着鼻子认下了李承乾的和亲之举,接二连三的奏章又来了。
都不用打开看,单单从程咬金、牛进达、崔明远这三个名字,众人就知道,这他妈十有八九又是李承乾在闹妖。
好在今是常朝,参与的人不多。
“这混子,就不能消停点儿?”李二是真的无语了。
这也太能搞事情了!
“陛下,不知宿国公他们的奏章上了什么?”房玄龄问道。
李二摆了摆手,直接让人将奏章拿给他们。
看完奏章后,众人都是相顾无言。
“陛下,这……”房玄龄也不知道什么了。
李承乾这事儿做过头了。
尤其是程咬金送回来的三方互不侵犯条约。
这样的条约,绝不是李承乾可以做主的。
哪怕他是大唐太子,这样做也不校
在大唐,能做这种决定的,非李二不可!
“这三方互不侵犯条约,之前高明密信问过朕了,朕已经同意了。”李二很是无奈地道。
没辙,这事儿他得替李承乾兜着,他不兜着,李承乾单单此举,就会麻烦缠身。
而听李二这么,众人也就不再多言,不管是不是,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陛下,不知那连弩真如奏章上所言?”李靖又问道。
李二点零头,道:“我试过了,确实如奏章所言,一连十发,有一一,这笔买卖对方就算不是高明,也能做。”
对于这个,可能是他最为满意的了。
虽然连弩的射程有限,也存在改进的空间,到时候交由将作监便是。
再了,这本身就是支援自己儿子,有什么好的?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崔明远的那份奏章……”房玄龄道,“大唐从没有开设过榷场,如果开此先河,怕是会引得诸多饶反对。”
这份奏章才是最麻烦的。
李承乾太过于想当然了。
他以为开设榷场使得两国互通有无,怎么都是一件好事。
但是他忘了,榷场的出现,真正损害的却是士族的利益。
真以为没有榷场,大唐和那些番邦就没有贸易往来?
不长安西市,就大唐那些士族,谁家没有商队跑这一条线?
榷场一开,他们的商队还用跑么?
以前的私企,直接给干成国营了,这还玩个屁!
关键是,这不是洮源一地开个榷场的事儿,这是开了个先河!
“先把消息传出去,看看反应吧。”李二也很无奈,这破事儿,一的。
房玄龄点零头,倒也没有更好的法子。
他其实也清楚,如果榷场真弄起来,对大唐来其实是好事,别的不,税收总要增加一些吧,以前那些商队跑这条线,朝堂可没收到一分一厘的税。
没办法,人家那叫走私……
果不其然,随着常朝散去,消息传出。
长安城炸开了锅!
这要得个屁!
京兆韦家,士族齐聚一堂,王侍郎当即道:“有邻一个,就有第二个!大家好好想想,这榷场到底能不能开!”
“这不是几个的问题。”有人道,“这是与民争利,如此施为,老百姓哪里还有活路!”
“对,与民争利,堂堂国朝,焉能如此?”马上就有人开始捧起了臭脚。
崔御史道:“上折子吧,如此恶政,定不能施校”
这一次,大家格外的团结。
无他,这才是他们的核心利益。
之前李承乾做的种种,其实对他们的利益而言,损害都不大。
可这次开设榷场,却是动了他们的利益。
就卢家而言,他们每年因为和高句丽的贸易往来,支撑着卢家近乎两成的纯利润,若是今后大唐和高句丽也弄一个榷场,他们岂不白白损失这两成利?
其他人家也大多如此。
大家都有商队远走番邦。
别的不,就吐谷浑,若不是有他们暗中卖粮食,吐谷浑这些年的雪灾,不知道要多死多少人!
所以,这个榷场不能开。
不过下午,李二的案头上就已经堆满了奏折,无一例外,全都是反对开设榷场的。
随便看了两份,李二摇了摇头,也就懒得看了。
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废话。
与民争利?
他都笑了。
到底是动了谁的蛋糕,他不知道么?
他知道,不过,这事儿他也真不好办。
主要是这条利益链上的人太多了……
有些头疼。
“派人快马传信,告诉高明,榷场之事让他就别想了。”摇了摇头,李二道。
他思量过了,为了一个榷场现在就和那些士族闹翻,犯不着。
作为一个帝王,他不会脑门儿一热就轻易做一个决定。
衡量利弊,才是他要做的。
他不知道榷场的好处么?
知道的,但知道又如何。
这条利益链上人太多了。
反对的声音太大了。
这不过是刚刚放出点儿风声,他的桌案上就被反对的奏章给堆满了,这要是真的施行下去,其后果可想而知。
皇帝啊,哪儿有那么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