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对着酒瓶子猛抽了一口,眼睛的余光刻意看了看坐在不远处,光着膀子谈笑风生的其他人。
“你这么说,就不怕被别人听见对你不利?”
隔墙有耳的道理我不是不懂。
我说:“越是机密的事情,越是明目张胆的说,反而不会有人当回事儿!”
就算我现在拿着扩音器,站在马路中央说我就是真正的杀人凶手,有人信吗?
别人只会当我喝多了酒耍酒疯呢。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越是藏着掖着,反而越是容易暴露。
你越是有恃无恐,说不定越是没人当回事儿。
徐建挑眉一笑:“现在心理学是你让玩儿得明明白白!”
放下酒瓶子,徐建顿了顿继续说:“不出意外的话,现在局里面正在焦头烂额,案件毫无进展,上面给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通常情况下,遇到这种没办法侦破的案子,会优先采取冷处理。
解释起来就是,虽然成立的专案组,专案组的成员也会忙前忙后,当然这是看上去忙前忙后,在做着所谓的收集证据的工作。
但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无用功,用徐建这个前刑侦队队长的话来说,就是磨洋工。
他们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热度过去的机会,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线索逐渐被时间所掩盖,这就成为了案件彻底变为无头冤案的理由。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尽管现在有了先进的高科技,诸如监控摄像头、现场指纹、dnA等等,可以辅助办案。
可却并没有提高案件的侦破率。
究其原因也很容易解释,这些现代化的高科技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办案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可同时,也让人养成了惰性。
我们现在看见的刑侦电影,抽丝剥茧,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刑警如鹰一般锐利的双眼。
但实际情况却是,报案,警察赶到现场,有没有监控?
如果没有的话,案件侦破率自动下降50%。
有了这些辅助办案的工具以后,人也就逐渐变得不那么愿意动脑子了。
即便有监控,要是没有拍到犯罪嫌疑人的正脸,或则因为分辨率的问题,导致画面模糊不清,也破不了案。
之前在跟徐建闲聊的时候,还听他说起,就算监控拍到了正面,也不代表就一定能抓到人。
扯远了,回到正题上,眼下的这个案子,徐建通过经验的分析结果是。
传统的冷处理并不管用,因为可以传统冷处理的案子,基本上都是上面不太重视,也就是没有引起太大社会影响的案子。
这种案子比较容易能够捂得住,因为热度不高,没有人在乎,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伙儿都忘了。
甚至于,这种案子谁要是死揪着不放,那就是一根筋,吃力不讨好。
在体制内这种人不多,以前的徐建就是其中之一。
而不能冷处理,逼着派出所必须要去办的案子,又应该怎么处理呢?
当然也有处理的办法,其实这个办法在古时候应用也非常广泛,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