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卖人情,同样的消息也传递给了四皇子。
胤禛收到私信时,神色冷了下来。
“老九还真是为他的八哥着想。?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康熙在见识到八儿子身边汇聚了大量大臣后,本打算再将太子放出来打击八皇子势力,天音出现让他不得不放弃这个打算,将四儿子提拔起来对抗八儿子势力。
不然这最后的继承人就被老八小团体给先弄死了。
他也不怕老八这把刀将老四给磨断了,老四想要继承皇位,老八就是对他的考验。
虽然这个儿子够勤奋,可某些方面还是让康熙有些不满意。
老四秉性太较真,这就出现一个后果,朝中拥护他的臣子不多。
跟老八势力对战时很容易落入下风。
康熙叹口气,“老四还得学着点。”
摘下眼镜,康熙神色有几分疲惫,再看到私信内容,他脸上的肌肉颤抖,斥责道:“胡闹!”
不过康熙还是第一时间命人封.锁消息,特别是通往后宫,宜妃年纪不小了,可不能再为这个混账儿子担忧。
这个年纪生个重病可不得了。
“来人!将老四老五老八老十还有十二、十三、十四几位皇子都喊过来!”
皇帝住在京郊的园子里,皇子大臣们自然也不住在京城,而是一同搬过来。
几位皇子住得都不算远,很快汇聚到畅春园。
当然离畅春园最近的还是三皇子,不过谁让三皇子这次没被喊过来。
一群皇子抵达畅春园,均一脸严肃,心中揣测皇帝喊他们过来的缘由。
只有四皇子胤禛心里有所猜测,应该是为了老九失踪一事。
等看到皇帝被魏珠搀扶着出来,皇
子们齐齐叩拜。
康熙也没有隐瞒,将九阿哥带着几艘官船偷跑一事说了,还意有所指问八皇子,“老八,你来说说,老九这一跑会去哪里?”
会去哪里?这还用说吗?
老九心心念念想要去海关总署不就是奔着倭国金山银山去的吗?
八皇子直接跪下,“请汗阿玛允许儿子询问九弟下落。”
康熙颔首,指着地面道:“你就在这里问,我倒要看看这孽子跑去哪里了!”
九皇子准备暂停光幕睡觉了,这海船颠簸让他身体有点扛不住。
手刚放在光幕上就看到右下角在疯狂闪烁,一点开……竟然是八哥?
他猛地从坐起身,第一反应是自己偷跑被人发现了。
“还好,还好,第一个发现的是八哥。”
随后又苦着脸,八哥知道了,距离老爷子知道还有多远?
再一看,八哥问他在哪里,赶快回来!
回去?
他才不回去,好不容易偷跑出来他怎么可能再回去,就算回去也不是现在,最起码也是找到金矿银矿后。
“八哥,你尽量帮弟弟瞒着,等弟弟找到金矿银矿,就是你我兄弟立功之时!”
巨大光幕出现了九阿哥的回复。
康熙冷哼一声。
八皇子头皮发麻,在诸人注视下,再次劝告九皇子快点调转船头回来。
九皇子察觉到不对,八哥不是这么唠叨的人。
难道汗阿玛已经知道了?
九皇子试探性问,“八哥,汗阿玛是不是在你身边?”
另一边八皇子硬着头皮发了一个字“是”。
康熙没有阻拦,当前最紧要的是将臭小子哄回来。
九皇子二话不说回了一句,“八哥,弟弟马上就到倭国了,剩下的话等我回去再说!”
八皇子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果然再发消息过去九阿哥装死不回复了。
十皇子见状也跟着发消息。
康熙黑着脸训斥其他皇子,“都干看着干嘛,赶快劝老九回来!”
然而九皇子是打定了装死,谁的消息都不回。
康熙又是恼怒又是担忧,最后目光放在了几个年长的儿子身上。
“你们说该什么办?”
老九孤身闯倭国就是找死,倭国早跟大清断交,此刻跟洋人勾勾缠缠,万一让倭国知道了老九的身份,势必拿他来威胁大清。
康熙一边担忧老九的安全,一边恨不得人在眼前将他狠狠抽一顿。
八阿哥当即道:“儿臣请汗阿玛允许十四弟带领水师前往倭国救回九弟。”
大清是有水师的,二十多年前水师还□□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二十多年过去,水师早已闲置,也不知如今还有多少战斗力。
康熙沉默片刻,没同意十四去,而是让皇子们退下,只留下了四皇子。
其皇子人向胤禛投去嫉妒和担忧眼神
,毫无疑问露出担忧之色的是十三。
等室内只剩下父子二人,康熙幽幽开口,“老四,我打算将你大哥放出来,你看如何?”
胤禛心里一咯噔,说实话他肯定不想。
他前面几个哥哥就没一个是好对付的,虽然说二哥太子之位被废,他因天音成了隐形太子,倘若大哥被放出来,他就没了优势。
大哥可是占着长子之位。
嫡长,嫡长,立嫡立长才是正统。
可汗阿玛都已经提了,就没有他拒绝的空间。
“老大领兵攻打倭国,能占领多少土地都归他。”康熙给儿子一颗定心丸。
要是老四还不答应,他就得合计一下这继承人是不是要换人了。
他可以圈禁儿子,却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残杀手足!
胤禛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道:“大哥拥有领军之能,倭国一区区小国肯定不是大哥的对手。”
一想到一区区小国一直窥视中原国土,胤禛就恨得咬牙。
也怪自己的子孙无能,没能守住大清江山!
【西方科学对于康熙而言只是个人兴趣,他没兴趣在大清传播,也禁止传教士在大清传播。】
【其实西方除了知识传播到了大清,还有许多粮种也跟着传播过来,从明朝中叶就有很多物种传入进来。史学家也将康乾盛世称为番薯盛世。】
光幕出现大大的红薯,下方一个表格记录了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的人口增长。
【一个朝代人口很少突破过亿,明朝经营两百多年到明末人口才一亿两千万,但只过去不到百年,清乾隆时期人口已经翻了一倍多,到达三亿人口,清朝末年人口更是达到了四亿,那么问题来了,在中原土地未增长,粮种未改进,萌芽的资本被扼杀的情况下究竟是怎么养活这多出来的三亿多人口?】
四亿!
朱元璋倒抽一口气,清朝末期竟然有这么多人口,这到底是怎么养活的?
中原土地就那么多,就算开辟了东北的土地也只能种一季!
他也看过后世女真王朝版图,也就比大明多了个蒙古草原,可草原它也不能种地啊!
能种植的田就那么多,清康熙皇帝还定下了永不加赋,就算他儿子能干,搞变法成功了,可摊丁入亩也解决不了那么多粮食空缺呀!
他可不相信清朝的官员是廉洁的,能不给百姓多添加一些莫须有税收名目。
地还是那些地,种子还是那些种子,耕种方式也没多大改变。
这凭空而来的人口靠什么养活?
朱元璋目光紧盯着光幕上的番薯,心里有了答案。
各朝各代统治者也不傻。
李世民盯着光幕眼睛放光,“神粮呐!竟然可以养活几倍人口!”
这粮种在何处?他立马造船去取!
【没错,这些多余的人口都是靠番薯养活。】
秦王政目光火热盯着番薯,只要这番薯存在这
世间,哪怕是神山仙岛他也要派人去取来!
刘彻则惋惜不已,天音有一点不好,只能传递知识无法传递实物,若是能传递实物该有多好,他相信天音所在的后世一定有更好的良种!
【番薯这东西最早是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中原,可惜一直未受到重视,只在民间个别地区有种植。】
【番薯产量高,一亩数十石,是谷物收获的二十倍,可惜一直未能进入明朝高层人眼中,没有官府的推广,只能靠着民间自发推广。】
【大家应该知道我国那是十里不同音,所以这种推广速度是极为缓慢的,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红薯才传到华北地区,一直乾隆时期,才有官方引导种植番薯。因朝野上下积极推广,番薯才在全国种植。】
康熙戴上了眼镜,他在地方大臣的折子里看到过番薯,只知道这是一种抗旱农作物,民间私自在旱地里种植,却不知道产量有这么高!
“传朕口谕,召户部尚书觐见!”
【当时番薯是除了稻米、麦子、玉米外的第四大农作物,跟现在已经没什么区别。】
“番薯,番薯!”崇祯皇帝着了魔一样叫这个名字,他竟然不知道大明有这样一个神种,还有那玉米,这两样一定已经传入大明了吧?
有了神种,流民就不用再饿肚子,大明也能得到喘口气了吧?
【红薯、玉米这两个耐旱不需要多少水就能种活的高产粮食才是养活这么多人口的根本。】
光幕出现一个表格,上面列举了唐宋元明清人口数对比。
【红薯这东西虽然能填饱肚子,但也只限于填饱肚子,西方游者曾经在乾隆时期慕名来到大清,本来是奔着盛世来的却大失所望。】
【这里的百姓都瘦骨伶仃,房子是土砖低矮的茅草屋,老百姓过不下去依然要卖儿卖女,跟传言中的盛世截然不同。】
光幕再次出现一页文字,上面记录了洋人的经历,康熙看了面色铁青。
朱棣大声读出来:“洋人来访,地方拉来大量畜生,吃剩的食物送给百姓,这些人竟然磕头拜谢,洋人很惊讶,这不是他想象中的盛世!”
“嘿嘿,这女真人说得倒好听,盛世可不是比人口,起码做到盛唐那个地步才能称道一句盛世。”
话虽这么说,朱棣也知道让所有百姓填饱肚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招人传讯给郑和,下次去西洋寻一寻玉米、番薯这两样农作物。
就差个一百多年,没道理西洋没有。
【当然康熙真正的功绩在将西藏、新疆、蒙古纳入了实际管辖范围内,在此之前的朝代这三个地区都是游离在中原之外。】
【历史教科书将康熙列为千古一帝,就是因为他奠定了我国现代版图,也延续他的政策,多民族统一,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将蒙古打打服了,解决了民族问题,清朝近三百年历史都没让蒙古脱离掌控,也因为这一点哪怕民国时期外蒙在西方国家支持下脱离,内蒙也依然属于我们的领土。】
李世民眼睛噌一下亮了,草原治理一直是个难题,没想到会被后世一个异族皇帝解决。
刘彻跃跃欲试,准备抄答案了!
千古一帝!
康熙深吸一口气,他被天音埋汰这么久,已经对这个称号失去了信心。
特别是他近年对朝臣多有优待,导致朝廷有些腐败,已经不寄希望自己能得到千古一帝称号。
没想到后世人真将他归为千古一帝!
康熙精神亢奋。
历代皇帝也只有唐太宗得到这一称号了吧?
还有天音提到过的始皇帝,哦,汉武帝也算,他没想到自己的功绩竟足以评为千古一帝!
有了后世认可,他还需要优待臣子,争一个虚名吗?
没必要!
什么摊丁入亩、什么推广番薯、什么传播西洋科学,他可以自己来!
他要将千古一帝这个称号敲瓷实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