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大会后又过了几天,老酋长找到于程,打算在部落中给他一个重要的职位,并且邀请他住到洞穴里去,被于程拒绝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于程其实并不太喜欢住洞穴。虽然说洞穴在如今这个时代,确实能够提供庇护,躲避风雪。住在里面比住在外面有安全感多了。但是他觉得洞穴里面采光不好,太阴暗潮湿。
于程的脑海中逐渐浮现一个基建计划,让这个部落焕然一新的计划。这其中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他和老酋长沟通过后,老酋长便让他放心去操作,出了什么事他老人家兜着。
于是他便在部落里面大展拳脚起来。首先是开垦土地,也是传统意义上的“种田”,提到这两个字,于程感觉埋藏在他骨子里的血脉之力,好像也在这一刻就此激活。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曾经发生过很多次饥荒。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52多次。所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也就成为这个民族的基本诉求。因此,开发土地,种植蔬菜,也就成了这个民族的习惯之一,属实是刻在骨子里的天赋了。
随后,于程便在部落中找一处离水源最近的土地,并且把这片土地作为主要种植区。再安排战士们用树木把土地周边一圈围绕起来,以防野兽闯入破坏庄稼。
眼下没有松土的工具,只能先暂时规划起来,后期锄头做好再投入生产。规划完毕种植区,接下来是杂物区,这个地方用来存放一些生产类的工具,以及日常物料比如树木、燧石之类的。
俗话说的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原始部落的卫生条件一般都不怎么好,为了防止村民生病。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说他们以前都是吃生食,但是于程来部落以后,部落中的众人也都开始把食物弄熟。
吃生食并不是因为众人的身体素质有多好,而是当时就那个条件,只能吃生食。以前,众人心中都没有这种概念。现在尝到了熟食的美味以后,谁还愿意再啃着那带血的生肉呢?
食品区也规划完毕,随后于程把海贝壳研磨成粉状。把杂物区与食品区对应区域标记好。后期再建造起木头房屋,用来应对下雨以及阳光的暴晒。
最后是部落中最重要的区域,也是离篝火最近的区域。于程打算在旁边用黏土做一个大型熔炉,并且配上鼓风系统。有了这一切便可以制造很多很多用来炼铁,制作铁器。
铁器坚硬、韧性高、锋利,胜过石器和青铜器。如果铁器在部落中广泛使用,部落的生产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感觉有点头痛,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想都想不过来了。只能一步步来了,改造部落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啊。”于程摸了摸脑袋心想着,虽然自己以前确实看过很多书,但是这些知识都比较杂。
他只能完全凭借着记忆,一步步改造部落。至于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也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比现在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