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太阿手中持 半刻不假人(1 / 2)

“当朝廷地方皆是科举出来的官员之后,我们可以预料到,读书人将来成为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到那时候,勋贵还能与读书人并驾齐驱,成为左手与右手的关系吗?

有念及此,我们再回到降等袭爵之事。

如何保证勋贵团体具备强大的活力?那就必须让他们经受历练。

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欲达高峰,必忍其痛;欲予动容,必入其中;欲执斧钺,必承其重。只有每一个袭爵之人都经历艰难困苦,这个群体才不会堕落为猪牛马羊,而其中的佼佼者才可以为国之砥柱。”

“子让的意思,是让勋贵来制衡读书人?”简雍问道。

“不,不应该是制衡,而是互为依仗。”张谦说道:“刚才我问陛下,勋贵和读书人何者更为亲切,陛下说是勋贵,事实上,勋贵集体也才是真真正正天子绑在一起,与国同休。可是,二十年过后,或者说,几百年过后,勋贵还与天子紧密相连吗?

如果他们躺在先祖的功劳簿上,可以为与国有恩,心安理得的享受民脂民膏。那他们失去的不仅是民间的声望,还有陛下的殷殷期待。

臣所谓的袭爵之前必须前往边关历练,不仅是历练,实际上,也是给勋贵子弟一条有别于读书的上升之路。他们可以在边境结交人脉,通过上阵杀敌建立功勋。最重要的是,我等的子孙,可以堂堂正正的告诉世人,他们无愧于万民的供给。

然后,这些经历过历练的佼佼者,历代天子才可以委任兵权。没有错,这才是勋贵和读书人的区别。世家子弟的权力来自于自身的才华,来自于土地,所以他们可以轻易地改旗易帜。但是功勋集团的权力来自于天子的认可,来自于手中的兵权,他们会是帝室的坚决拥护者,如此,方可以作为大汉的依靠。”

刘备似乎明白了,那可以通过袭爵考验功勋子弟中有才之人,然后委任军权。世家官员可以没有任何顾忌的投降外人,因为换了天,他们一样当官。

可是执掌兵权的人就不一样的,没有人会让外人掌兵,就算是暂时妥协,之后,也一样会清算。

君不见蔡瑁张允之事乎?

刘备又想到昔日曹操南下时,孙权手底下的文武,张昭顾雍等人一心投降,但程普黄盖等人却一心求战,除了对老主人的忠心,不就是舍不得手里的兵权嘛?

唯有太阿不可假手于人!

刘备真的被说动了。

他手下不乏武将,哪怕是阿斗,他也能留下足够的守成之将。可是再下一代呢,他们成长于深宫之中,如何遇到可造之材?

身边侍卫自然是首选勋贵之臣,将来治下的将领也自然是选自身边可信之人。

可至少要勋贵之中有人才啊!

如果一个个疲弱不堪,只依仗勋爵身份等待皇帝的垂青,那还能当什么用?

如果按照张谦的建议,那以后就是勋贵镇国,士子理政,这也不失为一条两全其美的国策。

“按照子让的意思,是不是以后只有勋贵可以为将?”简雍问道。

“虽不是,但也可以这么认为。”张谦说道。

刘备简雍都皱起了眉头。

张谦继续说道:“权力既是大众的,但也是狭隘的。自古权力之斗争,从未停止过。可以预料,当读书人掌握政权之后,第一步要钳制的就是兵权,因为兵是不讲理的。我们历经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艰辛,才有今日的权力地位,但这不是可以由始至终的。打天下不易,守江山更难。对于天下人来说,更愿意走一条看似轻松的路,我等之中,肯定也有不少子孙,吃不了当兵的苦,或者以为读书出头的容易,最后转换门第。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轻易放外人进入勋贵这个集团,成为勋贵,唯一的方式就是立下军功。”

可想而知,除非再经历战乱,否则要勋贵是多么不易。而成为不了勋贵,就无法成为高级军官,更加不能成为将军了。

除此之外,要想大规模封爵,除非打出去!

“宪和留下,子让孔明,你们二人先出去!”刘备基本上是同意了,不过一些细节还要与人讨论。

张谦早就说的口干了,自然是直接告退。

……

“子让,今日这些大事思考了很久吧?”诸葛亮一脸笑呵呵的问道。

“哦?”张谦转过身一脸疑惑,然后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也就想了一顿饭的工夫吧!”

“这等大事只花了一顿饭的工夫?”

“这也算大事?”张谦反问道。

“军政分离,勋贵掌军,降等袭爵这都不算大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