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阿爷从小就告诉她一个道理,有多大的能耐就做多大的事,她无意间救下郑氏小公子,可从未想过让人回报。
如今郑氏找上门,宁弦秋只觉得若是感谢两句倒也罢了,若是因着感恩给了些他们夫妻承受不了的,那将来必定都是隐患。
郁离感受着宁弦秋的忐忑,心想这娘子也不算糊涂,更不贪心。
可宁弦秋这么想,吴丞却不觉得,他认为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所以郑氏找上门的时候他并没有拒绝他们的好意。
可一顿饭吃下来,吴丞也看出了妻子的犹豫和抗拒。
是以当天夜里吴丞揽着妻子的肩膀,两人躺在床榻上,他轻声细语地劝着妻子,希望妻子能明白他这些年的憋屈和不甘。
吴丞甚至以自己有了官身,而后儿子也能从这边陲小镇出去,回到中原过上好日子为饵,循循善诱,使得宁弦秋动摇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所以郑氏的人到吴家的时候,宁弦秋什么都没表露出来,做到了一个妻子该做的一切。
哪怕她隐约从郑氏来人的态度中多少感觉到,他们似乎把自己的夫君当成了救命恩人,而她只是恩人的妻子。
那一次之后郑氏就再也没有出现,但吴丞收到了调任长安的文书,几天后他便启程出发,没有带宁弦秋,也没有多不舍自己的儿子。
这一去便是一年,宁弦秋每日所做的便是照看好儿子,然后问一问驿丞,有没有长安来的书信。
可这近一年了,宁弦秋只言片语都没收到。
她那时就知道,吴丞之前所说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让自己同意他接受郑氏的帮助,什么为了儿子,全都是美好的谎言吧。
宁弦秋不止一次想,难道这孩子夫君真就不顾及?那可是他的亲生儿子呀。
郁离读着她的记忆,一点点感受着宁弦秋的情绪,心里对吴丞的不认可就更浓,这个男人给了妻子希望,又让她一点点失望,然后再给希望,再让她失望。
如此反复,就跟凌迟折磨一般。
幸而宁弦秋有孩子在身边,多少有了些慰藉。
直到忽然有一天午后,驿丞亲自将一封信送到了宁弦秋手里,里头只寥寥数语,是吴丞说自己在长安安顿好了,让宁弦秋先自己过去与他团聚,至于儿子,他已经告知阿娘暂时代为抚养。
宁弦秋拿着手里的信,一时之间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担忧。
此去长安千里之遥,她的夫君让她自己前往,她不怕。
可儿子呢.......
郁离感受着宁弦秋的感受,知道她最终还是去了,因为她心里其实还有一丝丝相信吴丞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他们的孩子。
这一段记忆里郁离没有看到宁弦秋多大的怨气,她更多是对自家夫君的失望,然后又想从失望中找到一丝不那么失望的理由。
她对吴丞是有感情的,是希望对方不那么辜负自己的卑微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