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顺王正生闷气,突听到仇趵说,东山又有了新动静,还跟贾芹有关,当即询问:
“快说,他又弄出了什么动静来?”
见忠顺王如此着急,仇趵不敢迟疑,将得到的书信交给忠顺王看。
忠顺王接过后,快速阅览一遍,随即神色大喜:
“哈哈……本王正想着怎么给贾芹这小子顶罪,没想到他现在竟然这么疯狂了,太子啊太子,本王看你这次还怎么替贾芹辩解!”
原来,这信上内容说了贾芹在东山道里的一些极为大胆的举措。
济州城外的俘虏太多了,每天消耗的粮食是个巨大的数目,对于贾芹来说,怎么妥善处置这些被蛊惑的百姓,就成了他最头疼的问题。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绝对不可能杀,贾芹深知这些百姓,也是走投无路,为了活命,不得已才成为反贼的。
将其中一些确实有野心,或许有心闹事,不服朝廷的人,全部筛选出来后,贾芹觉得,剩余的大部分百姓,都还是好的。
因此,特意拿出了部分军粮来赈济他们这些人。
可是,人数太多了,哪怕一天吃一餐白粥,那消耗的粮食,对贾芹也来说,也是天大的压力。
正巧,以空家为主的东山道士绅老爷们,竟然受人挑唆,来给他施压。
这让贾芹一肚子火气,东山道百姓之所以活不下去的缘故之一,就是这些士绅大族压榨底层百姓太狠了导致的。
大熙朝建国已过去百年,百年以来,东山道内的土地大部分都被士绅大族给掌控了,穷苦百姓不得不成为他们的佃户。
说得好听是租他们的田地用于谋生,可其实,已经算是他们这些士绅大族养的奴隶,一辈子甚至于子子孙孙都被捆绑在这上面。
因为佃户没有田地,只能靠租田地来耕种,交完皇粮、田租,最多只剩两三成是自家的。
这还是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几乎就只有家破人亡的份。
说起来,大熙朝的赋税本是不重的,只是到如今,地方上的苛捐杂税越来越多,加之士绅地主们,还要再压榨一次,底层百姓,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别说休息一下,就算是生了病,也得拖着生病的身体去干活,不干可没人可怜你。
至于培养后代读书,对于这些佃户来说,除非碰到一个心善的好地主,只收一成两成的租子,才有可能拿剩下的钱来培养后代读书。
可是,生在佃户家的孩子,怎么跟地主家的少爷相比?
地主家的少爷,可以直接聘请大儒来家里一对一教书,也不用考虑其他的生计问题。
加之家中有钱,便可广交好友,开阔心胸,就算不是读书的料,也总比佃户孩子强多了。
科举虽说是公平的,可其实,时至今日,除非真的是天纵之才,才可能考上秀才、举人、进士,不然,穷人家的孩子,没有人看好,一辈子也别想中榜。
毕竟科举同年,就算是自己的人脉,对于那些考官来说,自然也是优先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考生上榜。
所以说,只要成为佃户,几乎不可能再翻身,子子孙孙都只能替地主老爷们打一辈子苦工,如同奴隶。
而且,正因抗风险能力太弱,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就再难活下去,去年东山大旱,也算是今年叛乱的诱因。
而对于贾芹来说,深知这些缘故,自然是站在弱势的百姓这边的。
可巧这些士绅老爷,还敢来他面前施压,既然如此,那就不防彻底让东山道来一次变天。
不然,就算这次镇压了叛乱,只能算是治标,无法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