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皇帝要离开京师去灾区赈灾的事,让海兰珠知道了,这个蒙古姑娘成天闷在皇宫里早就不习惯了,就盼着能出去放飞一下。
她来到乾清宫求着皇帝带她一起出去,死活不肯离开,皇帝被她缠得没有办法,只能推脱说后宫的事归皇后管,要是皇后同意就可以。
海兰赶忙跑到皇后那里,皇后知道自家夫君的身体,恨不得夜夜笙歌,这回出去一两个月,身边有个女人也好,否则要是在外面祸害其它女子,传出去对皇帝名声不好,顺水推舟就同意了。
这下海兰珠高兴坏了,蹦蹦跳跳的跑到乾清宫,再也不走了,就怕皇帝瞒着她偷偷跑出去。
海兰珠是蒙古人,没有缠足,走路骑马都没问题,带着她倒也不算累赘。
隔天早上,天启皇帝带着一群人马,从京城出发,去通州坐船,沿着运河直达鲁南。
朝廷重臣们前来送行,皇帝拜托朱延禧管好朝政,维护好京师安稳,挥挥手跟众人告别。
皇帝带队离开京师,朱延禧顿时觉得自己肩膀上的压力重了许多,他是个老成持重的人,用老谋深算来形容也可以,知道在这段时间,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维持京师的安稳是最重要的,自己切不可掉以轻心。
当然更不能以为自己大权在握,可以以权谋私,否则皇帝回来后肯定不再信任自己,这段师生佳话和自己一生的荣誉就前功尽弃了。
到了通州准备上船,天津巡抚李邦华在码头欢迎皇上,这次皇帝带着这么多人马坐船,京师的船不够,从天津调了不少大船过来,李邦华就随船过来见驾,皇上南下要经过天津,作为臣子这迎送礼仪是必须的。
李邦华是围困建奴的三位大将之一,天津虽然不在前线,但作为辽东的后方基地,为辽东筹措物资,运往辽东,是不可缺少的,另外,天津是登州水师的造船基地,这里是北方的造船业中心,只要经费足够,可以造出大量的海船。
所以李邦华是个居中调度的人物,孙承宗和袁可立都离不开他的支持,这人的组织能力相当强,且为官比较清廉,是位不可多得的干才。
天启皇帝不喜欢东林党那帮嘴炮,但孙承宗、袁可立、李邦华三人都算是东林党的,这三人都是能做实事的,要是按照魏忠贤那样把东林党人统统赶出朝廷,辽东局势哪会象现在这样安稳。
再说这三人也不是东林党骨干分子,顶多是当初东林党人游说他们加入的,他们也不喜欢加入党争,证明他们三人跟那些喊着口号打着幌子却暗中谋取利益的东林党人不是一路的。
皇帝对于做实事的官员还是很敬重的,他邀请李邦华一起进入船舱,笑着问道:“李爱卿,现在围困建奴的局势怎样啊?”
“回禀皇上,今年努尔哈赤走了一步臭棋,竟然起兵吞并了科尔沁,所以蒙古其它部落和建奴的关系不和,努尔哈赤现在忙于整顿内部,暂时无力向我们发起进攻。”
“再加上我们这边的围困已见成效,建奴无法得到足够的粮饷物资,他们的实力也没有什么发展,臣估计,建奴短期内不会进攻我们,有可能会先跟蒙古部落交战。”
“李爱卿言之有理,他跟我们交战占不到便宜,以骑兵攻打坚城还有可能损兵折将,努尔哈赤不会冒险,蒙古各部落不太团结,反而容易被他各个击破。”
“不过蒙古部落也是骑兵,移动作战能力也不差,努尔哈赤想要他们的地盘容易,想要消灭他们的军队却难,真要打疼了几个蒙古部落,其它部落势必会团结在一起共同对抗建奴,最终分出胜负恐怕要很久才行。”
李邦华觉得皇帝的分析很对路,两人一起聊了很久。
船舱内室的海兰珠听得见两人的谈话,听到两人谈到蒙古人,就竖起耳朵听着,因为她的家人族人让建奴杀了,内心自然恨极了建奴,还想皇帝能够帮帮他的兄长,让科尔沁部落恢复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