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突破科举(1 / 2)

皇帝继续发表着高论:“朝廷以后会开办更多的学院,比如工部可以办农业水利学院,工矿技术学院,营造工程学院,户部可以办财经学院,刑部可以办法政学院,刑侦学院,礼部可以办教育学院,医疗学院,吏部可以办组织学院,兵部将来还要办水师学院。”

“将来的年轻人不再只有科举一条出路,凡是朝廷开办的学院,学员能够合格毕业的,都可以授予等同举人的功名,他们可以直接参加会试和殿试。”

这可是个重磅消息,皇帝的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朝堂上的大佬们心里发苦,陛下啊,你怎么时不时的放一炮,这种大事你也不跟咱们商量商量,就这么直接在朝堂上说出来了。

可咱们怎么办?不配合您吧,皇帝会下不来台,说话不算数;配合您吧,您事先倒是跟我们说一声呢,这一个招呼也不打,也太不拿咱们这些朝廷重臣当回事了吧。

年轻人甫登高位,容易冲动啊。

要说这个举动呢,皇帝确实做得欠周详。其实他也是刚才突然想到的,因为昨天下午一直在思考,怎样发展大明的工业,可最后发现,干啥都不行,因为没有人才,没有大量的实用型人才作支撑,工业搞不起来的。

今天早朝上受了武官学院的启发,突然来了灵感,既然办了武官学院,那为什么不能办更多的学院呢?

就算条件不成熟,师资力量缺乏,但皇帝相信,只要架子搭起来,制度定下来,最终肯定能办成,因为这个民族最不缺乏聪明人。

有了这些学院,就会有一批批的毕业生,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实用型人才供国家可用,然后再一步步的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从单一的只考四书五经八股文,改变为文理并重,增加大量理工科内容,引导年轻学子学习理工科知识。

那么大明的教育体系改革就能获得初步成功,如果到时候国家财政宽裕,就可以建设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体系,那就能完全实现教育现代化了。

有教育方有人才,有人才国家方能强大。

正因为皇帝想到了这些,让他太兴奋了,所以才在未跟朝廷重臣们商量的情况下说出了这些想法,只是他的想法太超前了。

皇帝要办更多的学院,这个大臣们可以理解,也不会太过阻拦,只要国家财政能够负担得起就行;但把学院毕业生视同举人功名,这个就影响太大了。

这种做法不但大明从未有过,历史上的汉人王朝也没有过;强大的唐朝,北宋,南宋都没实行过这种政策,这个,这个无章可照无例可循啊。

可以说一下子打破了原有的科举考试制度,打破了科举考试是国家唯一的人才晋升通道,但又说不出这个想法有什么明显的缺点,很明显朝廷六部都开办学院,肯定能培养出一批实用型人才,难道培养人才也有错?

再说各个学院也都是招收秀才以上功名的读书人,也算是为天下读书人增加了一条出路,这个好像不能否定啊,否则会挨那些学子的板砖的。

大臣们所以才会像便秘似的难受,有话却说不出来啊。

好些大臣们低头商量着,却一时没有办法反驳皇帝,再说现在皇帝年轻气盛的,随意反驳让他下不来台,恐怕又会发怒,皇帝一发怒,恐怕又会有人要去崖州。

想到那远在十万八千里的崖州,大臣们不禁缩了缩脖子,反正皇帝也只是说说,又没正式开始推行,咱们下了早朝回去写奏章吧,这件事总归要好好辩一辩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