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自己眼光不行,还是赵云的眼光更加厉害?
假如赵云是当初的武帝,他会放弃匈奴饶故地吗?
答案是明摆着的——
不会!
因为,匈奴饶故地更大,人口更多,牛马羊等野物也更多。
“那些野物,你们要弄到也不容易吧?”阎忠回头询问。
他觉得,这就是关键。
东西就在那里,但你要得到它,非得付出很大代价。
付出的代价太大,就不值得去取了。
邹山点点头:“汉人不适应那边的气候,的确不容易得到。”
不过,他马上就话锋一转:“汉人去不了,但是我们有胡人骑兵!目前,张辽将军和黄忠将军麾下,大半都是胡人骑兵。”
阎忠表示无法理解:“养兵不要钱吗?你占霖方又没好处,不是亏了?”
“绝对不会亏!”邹山的语气非常肯定。
“被我们救下的二三十万胡人,以前就生活在那片地区。
官府把地方划拨给他们,让他们定期缴税,他们都很高兴呢。
用收来的税养兵,怎么会亏?”
阎忠再次陷入沉思。
他在想,如果是朝廷占了那种地方,会如何管理?
首先,应该会派一个出身于世家的高官过去。
这种高官,一定会狠狠地剥削那些胡人。
但是,胡人和汉人不同。
逼得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不会去逃难,而会奋起反抗。
河套地区的匈奴内附部落、凉州地区的羌人,都是这样被逼反聊。
大汉强盛之时,可以通过大屠杀来恐吓胡人。
但在大汉走向衰弱之际,朝廷就做不到这点了。
于是,河套之地丢了,凉州也丢了。
归根结底,不是新占之地无利可图,而是大汉的官员太过贪婪,总能把好事办成坏事。
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过,他们就向别人,边远之地无利可图,不如放弃算了!
拥有此类官员的朝廷,不衰败才怪!
夏国开疆拓土,爱惜生民,其实是在做正确的事。
不知不觉间,阎忠对于夏国,多了不少好福
两人一路交谈着,使得前进速度相当慢。
用了大约两个时辰,方才走完了上升的坡地和山地,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河湟之地。
这里河流众多,地势平坦。
一眼望过去,到处都是长势很好的苜蓿。
“这么多?”阎忠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邹山对这边还是有些了解的,介绍道:
“在我们占领这里之前,这边也在种苜蓿。
不过,种得不多,也种得不好。
春的时候,农业司的人来到南面,对胡人们加以指导,这才有了现在这个样子。
自从上个月开始,每都有几十车的苜蓿运往王城。
要不然,工部才不会修这条水泥路呢。”
阎忠四下张望,发现西北方向两里左右,有许多人正在忙活着。
马超问道:“他们是在采摘苜蓿草尖吗?”
鲜嫩的苜蓿草尖,是非常优秀的食材。
无论是炒着吃,还是涮火锅,炖汤吃,都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