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穆闻言说道:“臣多谢陛下隆恩,只是臣着实不愿为官。但只要陛下宣召,臣定然随传随到。”
听到赵穆这话,哲宗问道:“哦?皇叔这是为何?若是朝中其他人,听到朕要敕封官衔,高兴都来不及,怎么皇叔却不肯为官?东平王府的柴太妃可是请寿康姑母给朕提过几次了,想要给东平郡王讨個官职,朕一直都没理会。朕要敕封皇叔,皇叔怎么还不要呢?”
赵穆笑道:“呵呵,这个自然是因为微臣懒惰了。若是为官的话,每逢大小朝会都要早早的起身。微臣只想富贵不想为官。所以臣对官衔,权力并无太大的兴趣。若是陛下想赏赐微臣,那还是赏赐点俗物,臣喜欢俗的。”
听罢赵穆的话,哲宗不由得笑了起来,他指着赵穆笑道:“哈哈哈。都说男儿本色,皇叔这才是本色。哈哈哈。”不过随后哲宗话锋一转说道,“皇叔啊,富贵得享,但这官还是要做的。今日在朝会上,那些文官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朕头都大了。而那些支持朕的武官们,诸如忠孝王,杨将军等,他们都是武将打架可以,但是嘴笨的很。远不如皇叔那般能言善辩。朕有的时候真的想有个能臣,能时刻在朕的身边保驾。这官衔的事情,皇叔还是不要推辞了。”
赵穆听罢说道:“那臣就却之不恭了。只是希望陛下可以敕封臣一个可以上朝听政,但却无实权的官衔。每日上早朝都已经很辛苦了,臣着实不想理政。”
哲宗笑了笑说道:“呵呵,别人要官,都是要有实权的。唯独皇叔.哎!也罢!既然如此,那朕封皇叔为兵部尚书。如今我大宋的军权事宜皆在枢密院。兵部多为虚衔,皇叔就担任兵部尚书吧。”
赵穆说道:“多谢陛下,不过这兵部尚书的官衔,还是等臣凯旋之后再一并册封吧。臣得陛下栽培,一年之内,从小小的县侯,一跃成为了嗣王。加上昨日大婚之时,陛下恩典微臣,以太子之礼,破格给微臣升了十面龙旗,想必已经在朝中引起很大的非议了。若是陛下现在再度晋升微臣,怕是躲不过言官们的喋喋不休了。”
哲宗闻言,回忆起了被言官们吵死的“恐惧”,他说道:“好吧,只是委屈皇叔了。”
赵穆回答道:“为陛下分忧,乃是为臣子的本分和福分。何谈委屈?”随即赵穆话锋一转,他说道,“陛下,不知道皇太弟所提条件,咱们是否接受?”
哲宗思虑之后说道:“他提的条件都不过分。朕觉得可以全数恩准。皇叔还有什么建议没有?”
赵穆说道:“建议倒是谈不上,臣感觉倒是可以再给大理国一个恩典。”
哲宗问道:“什么恩典?难不成皇叔打算让我大宋派过一位公主去和亲?”
赵穆摇摇头说道:“这倒不是,微臣素来十分反感和亲安边的方略,一国之重让一个弱女子去承担,这岂不是说我天朝无男儿?微臣素来支持用刀剑,铁蹄把四夷征服。区区蛮夷也想要我天朝的公主,他们也配?这帮不通礼教的蛮子只配拉去修长城!”
哲宗抿着嘴笑着点点头说道:“皇叔之言深得朕心。”
赵穆继续说道:“南中之地倒是多汉民,和北方的那些穷兵黩武的蛮子不同。也历来受我中原教化。微臣觉得倒是可以给大理国一个天大的恩典,那就是准许大理国对内保留帝号,年号。甚至给他们内部自我分封的权力。在外大理国是我大宋的属国,但对内大理依旧是一国。”
哲宗闻言不由得皱眉道:“这常言道‘天无二日,民无二君’,皇叔啊,咱们给的这个殊荣是不是有点大了?朕是皇帝,那大理国对内也称皇帝,那这与辽何异?难不成咱们又要签一个澶渊之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