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对鲁国而言是浓墨重彩的一年。大圣人孔子出任大司寇,并以相礼身份陪同鲁定公与齐景公在夹谷会面。
这次会谈的背景是——齐鲁两国纷争不断(大都是齐国侵占鲁国的地盘),为了顾及霸业,齐景公主动提出愿与鲁国修好,鲁国也有意和解。
有求于人,可以威逼强迫,也可以直陈利弊让对方取舍。偏偏齐国仗着国力强大,不屑以礼相待,欲要劫持鲁侯达成目的。
之所以出此下策,一方面是对鲁国的轻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陪臣是孔子。
众所周知,孔子并非鲁国宗室,也不是豪门大族的世袭勋略。一介布衣出任鲁国大司寇这个要职,外界不以为然也是情有可原。
作为齐景公的陪同亲信,齐国大夫犁弥认为,孔子顶多是个腐儒,只知之乎者也周公之礼,是个毫无政治经验的木头。
由于这种偏见,齐国单方面将这次会谈设计成了“鸿门宴”。
宴会开始,齐鲁两国国君依礼相见,揖让登台,随行人员则站在台下静侯听命。接下来是奏乐,齐国方面要奏“四方之乐”。音乐一响,数十名齐国莱邑人手持武器,美其名曰起舞助兴,时则是看齐侯脸色——一旦收到进攻的指示,他们便要一哄而上把鲁侯围住当成人质。
站在台下的齐国人倒是冷静,毕竟他们有预谋有组织。鲁国人则面面相觑面如土色。
关键时刻,孔子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他把随行武士叫过来,命令他们保护鲁侯。随后,他登上台,义正辞严的指责齐侯。
孔子大声呵斥道:“手持武器并非待客之道,难道齐国都是这样对待与之会面的诸侯的?边远不谋中原,夷狄不乱华夏,臣虏不犯盟会,兵器不逼友好。如果违备这些宗旨,鬼神不容,于德有亏,于人为失礼。身为大国之主,料想齐侯定不会出此下策。”
孔子的一席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齐国君臣都心虚的低下头,齐景公不得不下令武士下台。
接着,齐国仍不死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到了签订盟约的环节,齐国单方面在盟书中加进这样一句话:“若是齐国军队出境,鲁国不出兵车三百乘随从,将依盟誓受到惩罚!”
孔子闻言,马上作出反应。他上前对着齐景公作揖,正色道:“齐国如不归还我汶阳之田,而要我国听命,亦复如是!”汶阳之田本是鲁国的,齐国却强行据为己有,故此孔子才将此事拿出来堵齐国人的嘴。
两次耍小聪明都占不到便宜,齐景公既失望又惭愧。为了改善与鲁国的关系,齐国只好履行盟约,把从前侵占的鲁国汶阳地区的郓、灌、龟阴三个邑归还鲁国。
夹谷之会,可称得上是孔子亮相诸侯的政治首秀。在这场与齐国君主的博弈中,孔子的表现可圈可点。
首先是有智谋、有胆识。更难得的是,没有初登要职的青涩生硬,相反,他胸有成竹,应付自如。他心系君主安危,一心维护国家利益,以小对大毫不退缩。为鲁国挣得了面子,收获了里子——收复了失地。
在春秋末期大国争霸愈演愈烈,小国被蚕食鲸吞生存空间愈见逼仄的情势下,“夹谷之会”可谓是一股清流。
身为小国要员,一举一动都事关重大。相比大国,小国的容错率更低,某件事情没有处理好,很可能就会引发政治海啸,导致局面无法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