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跃跃欲试(2)(1 / 2)

乾坤已定 沈处默 2932 字 2023-10-30

“若论实力,齐国定非我国的对手,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只是——”士文伯叹气道:“将军身为相礼,在如此重大场合的发言暴露了我国的软弱,想来再有朝会,齐国君主定不会再来。”

士文伯是典型的文官,他在考虑问题时,没有直接想到双方兵戎相见胜负如何。他想得最多的是,应对是否得体关乎国家威仪,君主脸面。

中行吴睥睨士文伯,不再说话。士文伯不看中行吴,他低着头,一言不发。

两人虽躲在角落,他们争辩的内容却一字一句全数落入齐国随行使臣公孙傁的耳朵。他悄悄靠近齐景公,附在他耳边如此如此,景公连连点头。

回到座位,公孙傁首先向晋昭公致谢,感谢他的宴请,接着又道:“天色渐晚,寡君连日舟车劳顿,十分困倦,向众位告辞。”

说罢,齐国君臣一行便一道离席,回馆舍歇息。

齐景公一行主动告退,可以当作是为了避免晋国大臣为此争论被波及,也可以当成是齐国对晋国试探过后的见好就收。毕竟,齐景公的那句“代之兴盛”,的确暴露了齐国跃跃欲试的野心。

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为明证。

“平丘之会,本意是趁楚国内乱初平,收拾中原诸侯人心,重树我国的霸主威风,没想到——”说着,智跞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唉,那时听我爹说起,场面宏大,威风八面的,谁曾想——”赵鞅又是摇头又是叹气。

二人提起的那次盟会,之所以召开,是有背景的。

公元前532年7月,鲁国正卿季孙意如率兵攻打莒国,占领郠地。莒国位于鲁国东面,与鲁国接壤,郠地更是莒国的门户,对莒国意义重大。

得胜之后,为彰显威风,季孙意如特命在鲁国宗庙献俘。正常献俘不过是象征性的把俘虏捆绑,押到祖庙,告慰先祖,即代表完成仪式,宣扬了战功。

此次不同,季孙意如意丧心病狂的举行了杀人祭祀。此举违背周礼,违反最基本的仁义之道,遭到许多人反对。无奈,季孙氏把持鲁国大权已久,谁都奈何不了,只得忍气吞声。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消息很快突破国界,传到晋国。

一石激起千层浪,韩起、叔向等人均义愤填膺,向时任晋国国君晋平公提议,发兵讨伐鲁国。

一来,晋国是中原霸主,鲁国没有知会霸主,单方面欺凌联盟成员,违反了盟约;二来,把活人作为祭品,当场杀害祭奠祖宗,这种方式为礼法所不容,冒犯了所有人的价值观。

谁知天有不测,人有祸福。正值壮年的晋平公,由于在爱美寻欢的路上耕耘多年,太过专注执迷,积年成疾仍不辞劳苦,生怕天下美人无他怜惜早早凋谢心生遗憾,大夫多次苦谏仍置之不理,连续奋战,最终掏空身体,肾虚而亡。

国君薨逝是一国大事,不仅晋国要筹备葬礼,准备新君继位,中原各诸侯的君主使者都要前来吊唁,安抚慰问。可以想见,当时的情形,定是上下忙成一团。再者,依据礼制,国丧不能治兵,所以,向鲁国讨要说法的事情只得搁置一旁。

晋平公去世,晋昭公继位国君。

昭公继位后,中原形势巨变:

公元前530年,鲁国季孙意如封邑的邑宰南蒯,离间季孙氏的盟友,与同党合谋驱逐季孙氏,最终虽目的未达,仍然造成了鲁国内政的不小波动。

公元前529年4月,楚国爆发宫廷政变。楚灵王的三个弟弟联合王室宗亲,趁楚灵王驻军乾溪,准备发兵攻打徐国之际,杀死太子。楚灵王听闻噩耗,上吊自杀。

反观晋国,昭公虽年轻,毕竟担任国君已是第三个年头。再加晋国内政稳定,外战虽有,所到之处,皆所向披靡,攻无不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