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
身为大明朝的一方,他都觉得太过分了!
若是真要议和,若是真将这些条款拿给蒙古人看。
他想,或许等待他们的,又会是一场倾国之战!
他收起奏折,重新放回到御案上。
只是,自从他念完,到放下奏折,期间没有一个朝臣发言。
所有人都呆愣愣的,有的盯着前面人的绶带,有的盯着虚空,有的口中喃喃自语。
方孝孺则是眼神发直,恐怕已经被刺激的想不起来他刚刚那句不忠不孝的话。
范文从还保有一份清醒,只是心中强烈的不可置信感充斥。
他的三世祖是大宋名臣范仲淹,他的太祖经历过抗蒙的斗争。
他们的日记心得,作为传家心得,一直保存在祖宗灵位前。
他可是清晰的记得,当时宋朝是多么屈辱的向蒙古称臣纳贡都不可得。
而如今,不过区区百年间。
就风水轮流转到这个地步了吗?
蒙古和如今的大宋...不!如今的大明朝掉了个个,蒙古也要向大明称臣纳贡了吗?!
想到祖宗本纪中的那一声声泣血申诉,写着的一个个‘辱国’二字。
如今终于有了回报。
他以刚刚方孝孺窜出来的极快速度出列,大声言奏。
只是方孝孺的出列是为了打击报复宁王朱权。
而他的出列却是为了祖上几代,为之奋斗终身却始终无法磨灭的宋朝屈辱。
“臣附议!臣绝对,一定赞成宁王的请奏!恳请陛下不易一字的与蒙古议和!”
声音铿锵有力,仿佛携带着金戈之音!
与他相熟的左都御史詹微,明显能感觉到语气中的坚定之意。
不知宁王的奏疏,戳中了他的那根神经, 让他如此激动不已。
在这一声铿锵的发言中,朝臣们终于反应了过来。
宁王殿下这是扔了一个好大的雷!
众人纷纷跃跃欲试,想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酝酿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份奏疏,该提出怎样的建议。
像范文从那样直接无条件支持嘛,那好像有点不妥当。
一时之间,眼瞅着一个个跃跃欲试,却没有人率先站出来,表达赞成或反对。
毕竟这一份奏折太特殊。
首先是宁王的功绩,需要核实吗?!
怎么核实?难道去问蒙古可汗,你们是不是被灭了十六个部落,损失了十多万人?!
他们只能派遣间谍,悄悄去打听,至于能打听到多少,打听的真实度如何,就看上首的陛下如何施为。
再接下来,还有宁王获得这么大的战绩,他所使用的大炮。
还有令人无处下嘴讨论的五条议和条款。
这是议和吗?!
这是逼着蒙古和他们接着打吧。
不过想想宁王一次性消灭掉二十多万蒙古军队,他们应该,没有实力再发兵过来了吧。
太和殿内。
一时间,陷入落针般的寂静。
信息量过大过满,他们需要先消化一阵子,最好再找几个幕僚讨论一番,才能保证言语不失啊。
不过,上首的朱元璋可对臣子的这般反应分外不满,沉声发问:“怎么?刚才不是急吼吼的,现在怎么都不发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