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虽疑惑却也接过谢龙手中的书本,华佗打开一看,自然能知道这分明是无数医师的经验教训,虽然基本华佗都知道甚至更全面,不过华佗看重的是谢龙拿出这本书的意义,华佗也注意到字迹十分工整感觉不像是抄写,毕竟有如此多不同的感悟,若是抄写这么多人的感悟,应该字迹不同才对。
不过华佗也没空仔细想这是为什么,华佗花了小半个时辰将这医书看完,心情十分激荡,平复片刻后才将医书交给谢龙,随后开口道:
“子云,这医书,难道子云之意是让吾写下医书传于后世?”
现在的华佗倒是还没有开始写《青囊书》,基本都是华佗的笔记,要再过十来年华佗才开始撰写《青囊书》准备传于后世,可惜最后还是失传了,别的不说,延年益寿、锻炼身体的五禽戏就让谢龙很眼馋。
“非也,华公可曾注意到这本书的不同?”
华佗闻言这才再次注意到笔迹的问题,华佗疑惑道:
“这医书好像是数位医师的心血,不过为何字迹却一样而且十分工整,难道是子云一人抄写的?”
谢龙表示当然不是自己了,虽然谢龙也算从小练字,但是说实话字迹真一般。
“非也,而是印刷所得,此书传于青州,许多城、村都有一本,可以让官吏帮助百姓处理一些简单的风寒和辨认药材。”
之前就说过刘备军的退伍军人都是下派地方,同时谢龙也会给其扫盲,学得快的职位更高,不过也就是游缴、亭长、乡正这些,不过已经让这些退伍军人感恩戴德了,而且学字得到官府的认可之后,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入学启蒙,毕竟青州现在已经根基已固,能招收学子之后自然要优先这些“自己人”了。
所以退伍老兵全都纷纷努力学字,学得字后自然就可以将简单的东西比如一些卫生常识和简单的政令写下来转告给百姓,毕竟政令不可能口口相传,所以下达的政令还是书面的,到了百姓这里才是口口相传,也正是因为如此谢龙才会坚持给这些退伍老兵扫盲,就是害怕将好的政策给解释错了失去民心。
这样百姓也不光感受到刘备、谢龙等人对他们的好,也看得见听得懂官府的意思,也知道官府对他们好。
如今可以说青州已经被谢龙的种种手段经营的铁板一块,不光是青州军,而是青州人都知道如今幸福的生活都是刘使君!是刘备带给他们的,这些百姓只需要一点点好就能让他们记一辈子,所以刘备的威望无与伦比,可谓是青州只知刘使君不知刘天子也!
华佗一听还在思考什么是印刷,又听见谢龙说青州居然流传甚广,心中更是一惊,惊奇道:
“子云所言当真?青州四处流传这本医书?这岂不是..岂不是。”
谢龙一听自然明白华佗的意思,华佗想说用这么多纸张岂不是暴殄天物,也不怪华佗,华佗也不知道纸张成本极低,而且还不用人力抄录只需要印刷,所以在华佗看来有些不可思议,毕竟浪费这么多纸张和无数人力做这么一个小事。
“华公!你知此书耗费几何乎?不过些许树皮等材料罢了,主要是些人力,而且此书印刷一天可成百本,不似需一人抄写近一月也!”
华佗一听大吃一惊,声音都变得颤抖了道:
“子.…子….子云所言当真!”
“当真!所以吾希望华公不要敝帚自珍!只需将华公所着医书印刷出来必然造福天下!”
“既然如此老夫必助子云一臂之力!”
华佗激动的说道,也不怪华佗激动,要知道现在正儿八经的医书可太少了,若是自己的医书流传了下来那可就是名留青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