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仁!(2 / 2)

汉室余音 龙与蚯 2779 字 2023-10-24

卢植也没有得寸进尺而是连忙道:“自离开师君后,师兄就四处游学博览诸家之长想走出自己的道路来,不过前段时间我收到师兄来信,师兄应该不日就会到洛阳来,当然不是应诏,而是想来见见我们。”

蔡邕闻言击掌欢喜道:“子干果真如此?那可太好了,待康成来了,我必与其大醉一场,想来和康成也别经年了呀!”

“对呀子干!康成兄多久来京,我们可得好好聚聚了。”

卢植看着激动的二人道:“这般激动干嘛,不日师兄就会到洛阳来。”看似卢植十分淡定,其实刚收到郑玄的信的时候那叫一个高兴,不过郑玄确实没说清楚多久到。

这时候蔡邕总算想起了谢龙,连忙道:“子干,子云现在专研何书?”

“回蔡公,小子都有所涉猎,杂而不精不足挂齿。”谢龙听到蔡邕的询问,自然也不怠慢拱手答道。

蔡邕闻言道:“哦?子云谦虚了,我和翁叔早就听子干不知道夸了你多少回,耳朵都起茧子了,所以才让子干把你带来让我等一见。”

“伯喈说的没错,我也十分好奇,今日一见倒是没有失望,不像你师君那般跳脱。”马日磾边说边看向卢植笑道。

卢植和二位老友互相调侃习惯了,也不在意不过也出声道:“我这弟子,天资聪颖,不过玉不琢不成器,所以特带来让两位老友帮我雕琢雕琢!”

谢龙在一旁听完三位长辈的交谈,也上前一步拱手道:“请蔡公、马公考究小子!”

蔡邕听完卢植说的,又见谢龙如此礼貌心中好感大生,缓缓道:“子云无须多礼,我们都是长辈,那便考究你一下!”

马日磾也出声附和道:“伯喈一人出题即可。”

蔡邕定定看了谢龙一眼道:“何为“仁”!”

谢龙听完这个考题倒是有些惊讶,不过脑子也飞快旋转随后回答,“子曰:“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是故君子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

子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

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仁者右也,道者左也。

仁者人也,道者义也。厚于仁者薄于义,亲而不尊;厚于义者薄于仁,尊而不亲。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孔子说:“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喜好仁的人,也不是因为畏惧才厌恶不仁的人,这样的人在普天之下很少很少。所以有德行的人在议论原则时是以自己为准,在制定法律时是以百姓能做到的为准。”

孔子说:“仁的实行有三种情况:一是安于行仁,二是为了利益而行仁,三是勉勉强强而行仁。三者虽然都能达到仁的效果,但出发点却不同。

都能达到仁的效果,仅从效果上看,是看不出它是属于哪种仁的。在行仁时遇到了挫折,这时候就可以看出它是属于哪种仁了。

真正的仁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安于行仁;自以为是的人,看到有利可图才去行仁;害怕犯罪受罚的人,是迫不得已而勉强行仁。仁好比是右手,道好比是左手。

仁,体现在爱人上;道,体现在义理上。在仁的方面做得多,在义的方面做得少,其结果是赢得了亲近而没有赢得尊敬;在义的方面做得多,在仁的方面做得少,其结果是赢得了尊敬而没有赢得亲近。道有兼行仁义的至道,有只行义而不行仁的义道,有采取仁义的一部分而行之的考道。行至道可以称王,行义道可以称霸,行考道可以避免过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