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虞子祯不仅带头卷了十几年,而且还先下手为强,趁镇北王妃还在嫌弃陈念之只是区区一个商户女,主动给了陈念之她最想要的权势和重用。
权势可以确保陈念之在这个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世界依然活得有尊严,而来自帝王的青睐与重用则可以让她一展长才,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虞子祯给了陈念之她最想要的一切,最难得的是,虞子祯从不因为自己是帝王就表现的强势霸道、高高在上。
她愿意体恤朝臣和百姓,真正做到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加上她还带头遵守律法,选拔官吏也从不因为个人喜恶和彼此关系远近而有所偏私,这让陈念之从她身上看到了促使社会风气更加包容、开放的可能。
都不用虞子祯刻意招揽,认为她必将成为一代明君流芳百世的陈念之就自觉对她掏心掏肺了。
和其他不到死的那一天就绝不撒手手中权柄的帝王不一样,虞子祯在实现了自己的政治蓝图之后,就爽快地把皇位传给了她已经头发花白的大儿子。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说到亲情,在镇北王夫妻先后过世时,虞子祯倒是亲自出宫去吊唁了,但她并没有像镇北王的其他儿女那样,长跪灵前为父母守孝。
搞定了这个杀伤力最大的危险因子,消灭了她站到了自己对立面的可能,虞子祯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就都不必再担心陈念之搞出热武器这种东西,改变这个世界的战争格局了。
如果不是,那么这个看起来格外富有的国家,他们或许就可以觊觎一下。
虞子祯何等精明,恭敬和喜爱的区别她又怎会感受不到?只不过她并不是个像萧元瑾那样格外看重亲情的人,所以也并不怎么在意孙子孙女在面对她时的生疏态度。
而虞子承在陈念之那三个条件的约束下,在虞子祯时不时的提醒、敲打下,总算没有像原书剧情那样,扯出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叛他和陈念之的约定。
造成这个书中世界人员伤亡最多的一次动乱,就这样在虞子祯的有意控制下消弭于无形。
接下来,虞子祯只要给予陈念之足以与镇北王府分庭抗礼的底气,让她在未来即使再次如原书剧情中描述的那样,遭遇虞子承的背叛,也能底气十足的与虞子承和离,而不是被迫与他继续捆绑在一起,被迫眼睁睁看着自己和自己的儿女一步步滑入深渊,以她的性格,她应该就不会再采取那种两败俱伤的方式来脱离虞子承的控制了。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过来淘金的商贾,剩下的极少数人则和华国商队的骨干力量一样,都是各自国家派出的官员或者将士。
暗地里给那些家伙记了一笔黑账之后,虞子祯就愉快地继续带头做卷王去了。
在虞子祯的主导下,华国不仅用最小的代价,逐步收服了南疆、西疆、北燕这三个番邦小国,将他们原本的国土变成了属于华国的几个州,而且还打通了虞子祯期待已久的陆路贸易路线和海上贸易航线。
托以虞子祯为首的一众领导者兢兢业业治理国家、发展经济、壮大军事力量的福,每一个抱着这种想法来到华国的别国使者,最终全都非常识趣儿的选择了递交国书,与华国建立邦交。
到虞子祯晚年时,华国已经成了名副其实“万国来朝”的强盛之邦,她的继任者,也就是她和萧元瑾的大儿子,从十二岁时开始学着帮自己父母处理国事,但却一直到快五十岁了,才从自己母亲手中接过代表着国家最高权柄的那块玉玺。
至于她的那些孙辈,除了皇太孙她有密切关注,以及频繁抽出时间亲自教导,其他人她基本全都采取了放养的态度。
反过来,如果对方真如他们表现在外的那般不可撼动,那他们恐怕就要反过来展示一下自己交好华国的诚意了。
在这一世,他始终与陈念之关系融洽、感情甚笃,两人不仅比原书剧情中多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而且还因为夫妻两人全都功勋卓著,所以三子二女全都托他们的福,一出生便封侯,直接躺赢在了终点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