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在于,西汉刚刚建立的时候,并不是以一个大一统王朝的身份出现的。
刘邦虽然称帝,但实际上,西汉恢复的是周朝的制度。
像彭越、英布、吴芮这些诸侯王,的确都臣服于大汉不假。
但他们封国的内政、军事、经济、税收、铸钱等等所有方面,都由诸侯王自行治理,大汉朝廷是插不了一点手的。
说白了,当时的大汉除了“天子”的称号变成“皇帝”之外,本质上和西周并无太大区别。
那时候的刘邦其实也是没办法。
这件事情从刘邦消灭项羽时就能看出苗头。
当时项羽和刘邦隔着鸿沟,楚河汉界对峙了几年,项羽后院到处起火,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议和撤退。
刘邦表示我是个不要脸的,你既然信了我的话撤退了,那我可就追上去要你的命了哟。
刘邦奋起直追,顺便号召彭越、英布、韩信等人过来会合,共同歼灭项羽。
彭越和韩信直接没来。
项羽一看,顿时感觉机会来了。
你一个刘邦凭什么跟本霸王打?
于是在固陵,楚军突然发动了一波反击,把刘邦打得落荒而逃。
项羽心想,这回你刘邦不能再撵着我屁股了吧?
等本霸王安心回大楚发育一段时间,补充好了后勤,清扫了叛徒,再来弄死你。
刘邦气得大骂彭越韩信,这时候张良就说了,主公你骂他们没用,得给他们好处。
于是刘邦划陈县以东至海边广大地区为韩信封地,又封彭越为梁王,划睢阳县以北至谷城为其封地。
接着,又让韩信负责指挥所有兵马。
韩信和彭越立刻就满脸笑容地来和刘邦会师了。
然后项羽就被弄死了。
楚汉争霸,和战国时代的七雄争霸其实是两码事。
项羽的灭亡,大致只是相当于乐毅率领的五国伐齐。
只不过齐国有个田单起死回生,项羽是真死翘翘了。
汉朝成立之后,刘邦又费尽心思,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分别把英布、彭越、臧荼、韩王信等等一群异姓王都干掉了,长沙王吴芮也表示无条件接受朝廷官员统治了。
到这里,汉朝才成为了一个实际上的大一统王朝。
而这个时候,距离刘邦称帝建立西汉已经整整过去了十二年!
从秦朝到汉朝,天下老百姓事实上经历了秦末战乱,楚汉争霸,西汉平定异姓王整整三波遍及整个华夏的战争。
西汉初期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
很多道理刘邦不是不懂,是当时真没那个条件去做!
再折腾,大汉就真要散架了。
刘恒当了太子,还是能了解一些事情的。
本身刘恒也算是这个时代的当事人之一,也去过代国当了一段时间的诸侯王,对下面的基本情况自然不算陌生。
而刘彻是几十年后的人了,不了解大汉开国时期的艰辛,也算正常。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之间的鸿沟。
听到刘恒这么说,刘邦立刻也变得高兴了起来。
“好好好,果然还是朕的好儿子会说话,哈哈哈!”
要是刘盈那个傻小子,说不定还得傻乎乎的问刘邦为啥呢。
人和人之间啊,就是不一样!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刘彻接见了一个人。
【主父偃。】
主父偃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
他出自于一个非常有名气的诸子百家——纵横家。
按照大众的普遍认知,纵横家比较适合那种国家很多的战乱时代,和平时期纵横家的存在感是比较弱的。
但主父偃不一样。
他原本去了齐国,想要通过兼修儒家学问的方式混入儒家,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而出仕。
但齐国儒者们对纵横家深恶痛绝,主父偃压根就没办法融入。
后来主父偃来到长安,将目标锁定在当时已经是侍中的卫青身上。
卫青接见了主父偃之后,被主父偃的才能所折服,就向刘彻推荐了主父偃。
刘彻直接无视,压根没有召见主父偃。
卫青这边还疑惑呢,主父偃已经弄明白了,他直接公车上书给刘彻。
果然,刘彻立刻就召见了主父偃,并且在一年之内给主父偃四次升官,直接从郎中升到了中大夫,进入了内朝议事核心层。
这一次刘彻召见主父偃,就是为了咨询一件事情。
刘彻淡淡道:
“主父偃啊,你去拟个旨意吧。”
“推恩令也是时候颁布了。”
主父偃目光一亮,立刻道:
“臣遵命!”
很快,推恩令就被颁布了出来。
旨意的内容很长,但核心点只有一个。
诸侯王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为王、侯,由皇帝制定这些王侯的封号。
被分封的王、侯还可以更进一步的“推恩”给自己的儿子、孙子们,一代代推下去。
这个推恩令,其实也不是主父偃的首创,而是在汉文帝时期谋士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计策的深入拓展。
这样做,最直观的好处就是诸侯国会被分成很多个更小的国家。
几个大国联合起来,那就是当年的“七国之乱”。
可小国就不一样了。
一百个小国联合起来,狗屁不是。
为啥?
因为人越多,就越乱!
七个诸侯王,碰个面商量点事情,很容易就办了。
但一百个诸侯聚集在一起,那只能是鸡同鸭讲,啥也办不成。
刘彻就是打算用这种方式,直接杜绝第二次七国之乱的可能性。
这个推恩令一发出去,顿时就炸了锅。
诸侯王们也不是傻子啊。
谁不知道你刘彻这么一搞,摆明了就是冲着削弱我们来的?
的确,推恩令继承国家的都是自己的儿子们。
但,儿子和儿子是不一样的。
嫡长子继承制的一大特点,就是只有家主和继承者(嫡长子)是真正的老板,是主子,是君王。
其他的儿子再多,也只不过是同父异母或者同父同母的打工仔,是臣子!
谁家君王会把家业分给臣子的?
这不扯淡吗?
而且这还真不是个人的观念问题,是大名鼎鼎的周公旦在制定礼仪的时候进行的明文规定。
所以绝大部分的诸侯王都是不愿意的。
齐王刘次昌,就对这个提议非常不满。
作为刘邦长子刘肥的后裔,齐王这一脉在大汉内部是有很大分量的。
刘彻也不惯着刘次昌,直接就派主父偃作为齐国丞相,去调查齐王刘次昌。
诸侯王们凭借着大汉皇族的身份,平日里作奸犯科违反法律的事情还少了?
查出来就整死你!
让刘彻意外的是,主父偃这一去,还真的就整出一个惊天大瓜来。
齐王刘次昌,竟然和亲姐姐纪翁主通奸!
这可是妥妥的乱伦啊。
在华夏任何一个时代,乱伦都绝对是一件无法容忍的事情。
以开明着称的现代社会尚且如此,古代就更加不用说了。
刘次昌得知主父偃发现了这件事情后,整个人也慌了,直接自杀!
刘次昌死前怨气自然是非常重的,于是死前上了一封遗书给皇帝刘彻,控告说是主父偃活活把他逼死的!
这样一来,天下的诸侯王也看到了机会。
他们纷纷上奏章弹劾主父偃,表示主父偃这个人罪大恶极,危害皇族,要求将主父偃处以极刑!
刘彻看着面前的这么多奏章,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阴沉。
“好,好啊。”
“这些家伙,以为这样就能让朕撤回推恩令了?简直可笑!”
本来就是刘彻让主父偃找个理由整死齐王来杀鸡儆猴的,现在这些猴子们不但不乖乖听话,反过来还要让刘彻杀主父偃,刘彻怎么可能答应?
但事情的发展很快出乎了刘彻的意料之外。
不单单是诸侯王,还有许多列侯乃至朝中重臣,也都觉得主父偃该杀!
这是因为,主父偃这个人有一个毛病。
贪财。
非常的贪财!
这些年,仗着刘彻的宠信,主父偃疯狂敛财。
许多列侯和朝中重臣,都被主父偃敲诈过。
凡是被敲诈的,那都不是一笔小钱能搞定的,必须得大出血!
以前大家找不到机会,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好机会,怎么可能不一拥而上?
看着群臣、列侯蜂拥而至的弹劾奏章,刘彻心中也开始嘀咕了。
“这个主父偃,平时朕倒也听说他喜欢敛财,没想到竟然惹人反感到这种地步?”
刘彻思来想去,找来了御史大夫公孙弘询问情况。
公孙弘听完后,开门见山。
“陛下,主父偃的贪财,无非就是授陛下以柄,想要让陛下更加信任他罢了。”
“但臣依旧认为,陛下应该处死主父偃!”
刘彻眯起眼睛,一道寒光从眼底闪过。
“为何?”
公孙弘诚恳地开口道:
“推恩令的本质,是个人就可以看得出来。”
“诸侯王有怨气,乃人之常情。”
“陛下杀了主父偃,就如同当年先皇杀晁错一样,给了诸侯王一个交代。”
“如果诸侯王依旧不知进退,拒绝执行推恩令的话,那么陛下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发大兵征讨了。”
“以今日大汉的军容,难道还担心这些区区的诸侯王吗?”
刘彻一听,确实是这个道理。
“嗯,那就杀了主父偃吧。”
很快,主父偃就以“贪污受贿”的罪名被处死了。
主父偃死后,刘彻立刻下达了严厉的旨意。
凡不执行推恩令的诸侯王,视为谋逆!
这下子,诸侯王们也傻眼了。
梁国王宫之中,时任梁王刘襄和继承人刘毋伤有这么一番对话。
刘毋伤非常气愤地开口道:
“嫡长子继承制乃是从周公以来就确立千年的制度,陛下怎么能做出这种推恩的事情呢?”
“父王,要不然咱们干脆反了算了!”
刘襄闻言大怒,差点一巴掌就扇了过去。
“蠢材,你以为现在的陛下是先帝,现在的大汉是之前的大汉吗?”
“我问你,若是真的造反了,陛下让卫青领兵过来,你拿什么和卫青斗?”
刘毋伤顿时哑口无言。
是啊,拿什么和卫青斗?
人家三次击败匈奴,连匈奴的王庭都冲进去抢掠一番,安然返回。
当年汉景帝的时候,区区一个周亚夫就能把声势浩大的七国在三个月内平定。
若是换成卫青来的话,就算是七国重生,七国联军在听到卫青出兵的消息之后,直接也就当场溃散了!
刘襄看着脸色阵青阵白的儿子,叹了一口气,道:
“陛下是真的找了一个好时机啊。”
“眼下卫青刚刚歼灭了白羊王和楼烦王,陛下的声望正是最盛的时候。”
“谁敢和陛下作对,谁敢去和卫青交战?”
“唉,罢了罢了。推恩就推恩吧,好歹你今后还是梁王,只是疆域小了一点。”
“至于将来的事情,就再说吧。”
【在七国之乱失败的前车之鉴,和如日中天的长平侯卫青威慑下,又有刘彻诛杀主父偃作为让步,诸侯王们再怎么无可奈何,也只能接受了推恩令。】
【推恩令的实施,让汉朝内部原本的大诸侯国们很快就变成了上百个小诸侯国,每一个小诸侯国大的拥有一郡之地,小的甚至只有一个县。】
【从此,诸侯国再也没有任何能跟西汉朝廷对抗的力量,曾经让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位先皇无比头疼的诸侯国们,就此退出了和皇权博弈的舞台。】
【刘彻终于如愿以偿,让自己成为了真正“唯我独尊”的皇帝!】
【而后世之人对刘彻的推恩令也多有赞赏,不少人认为这是“千古第一阳谋”。】
看到这里,刘邦愣了一下,随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千古第一阳谋?”
“娘的,这些家伙,还挺会拍马屁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