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称帝,韩信为楚王,从汉五年正月到汉六年十月,这段时间,韩信做了什么事。
汉五年正月,刘邦在诸侯王及诸侯共同请求下,在定陶汜水北面,正式登帝,成为大汉王朝立国之君。
刘邦总结项羽结束大秦王朝,刚建立西楚霸王时代,却被诸侯王反的经验,干了一件事:将诸侯子弟,留在关中。
为了不让诸侯认为,此举有扣押人质,对他们不放心。刘邦又做了一件事:厚赏。
各诸侯子弟留在关中的,免除赋税徭役十二年,回到封国去的免除赋税徭役六年,国家供养他们一年。
刘邦在汜水北岸祭祀天地,正式登帝,成为大汉王朝立国皇帝。刘邦会盟诸侯后,遣散将士,令诸侯王回到封地,各司其职,安定天下,共享太平。
韩信被刘邦从齐王改封楚王,定都下邳,也回到自己封地。
刘邦攻破临江国,诛杀共尉。韩信,没有发表意见。
刘邦平定燕王臧涂叛乱,也不见韩信出兵支持,表明态度。
颖川侯利几叛乱,韩信也没有发声支持。
韩信归国后,也没有闲着,而是很用心治理他的封地。
韩信在封地做了三件事,被太史公记录下来。
1感恩。
韩信未发达之前,连饭都吃不起。漂母对他有一饭之恩,令他不曾忘怀。
他曾说过,富贵之后,必会厚报漂母。
现在,是他兑现承诺的时候。
韩信不仅请漂母吃饭,让她住大房子,还赏赐黄金千斤。
也可以说,当初对他好的人,韩信没有忘。富贵后,就要报答这些人。从这件事说明,韩信是一位知恩图报,不忘本的男人。
2数落南昌亭长。
韩信母死,没钱安葬,想要为母亲找到一块可以安置万家的空地。南昌亭长从这件事,看到韩信人穷志不穷,对他施恩,请他吃饭。
韩信没把自己当外人,一蹭饭就是好几个月。
南昌亭长不说,但,他老婆采用高明的方式赶走韩信。
这件事,始终成为韩信心中一道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令他耿耿于怀。如今,韩信裂土分王,成为一方诸侯。他也要召南昌亭长来,出口气,让心里舒坦一点。
韩信见了南昌亭长,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是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南昌亭长面对韩信这番挖苦,是什么心情,不得而知。
通过脑补画面,不会太好。毕竟,南昌廷长赶走的那个人,现在富贵发达。
这一幕,宋太祖赵匡胤也遇到过。
赵匡胤早年,去投靠他爸好友,复州防御使王彦超。
王彦超没有收留,赶走了赵匡胤。
十多年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大宋皇帝,依然没有忘记这段经历。毕竟,在你落魄之时,被人瞧不起,受尽冷眼,那种滋味不好受。
赵匡胤在酒宴上,趁机发难。但,他现在是皇帝,要有气度。于是,赵匡胤用玩笑的语气,问王彦超:我当初来复州投奔你,你为什么不接纳我。
这绝对是一个送命题,答不好,轻者丢官,重者被杀。同时,这也表明,会说话的重要性。
王彦超出生在五代十六国,乱世之中,自然练就了一身求生本领,尤其是会说话。
面对大宋皇帝宋太祖绝命问题,他是这样回答:潜水岂能藏神龙。当日陛下不滞留小郡,实乃天意。
赵匡胤听到这个回答,心里很舒服。从此,也没有再追究过去之事。王彦超因为出色的回答,也在大宋轻摇直上,历经宋太祖、宋太宗两朝屹立不倒,被封为邠国公。
可惜,南昌亭长不是王彦超。除了请罪,连一句话也不敢说。
从韩信和宋太祖发达之后,对过去欺负他的人,抛出一道绝命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勿欺少年穷。
从南昌亭长和王彦超,是如何对付曾经不小心得罪看不起的人应,提出的绝命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论读书,会说话的重要性。
3处理令韩信胯下之辱的男人。
按理说,这个人让韩信留下了不好的名声(懦弱、胆怯、贪生怕死。韩信应该将他千刀万锅,杀之泄恨。
可,史料告诉我们,韩信没有杀掉让他受辱的人,反而提拔那人,给他高官厚禄(中尉。
韩信还召集将相,说了这样一断话:他是壮士。
当年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他?
杀掉他没有意义,所以我忍受一时之辱而成就今天的功业。
这段话,首先抛出一个观点:这个人是壮士,令我佩服。
随后,他要来一个反问句:当年,他羞辱我,我为什么不杀了他?
最后给出一个大丈夫的观点:我忍受一时之辱而成就今天的功业。
得出结论,我不能杀他,反而还要感谢他。
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证明自己强大的方式,有很多种。对于曾经羞辱的人,强者会当成上进的动力,奋发向上。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
对于韩信成为楚王,宽饶令他受辱的男人,出现这种反常现象,有三种观点:
a韩信有君王气度,胸襟广。
b以这个人为典型,招揽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