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田广、齐相田横,刚与汉王使者郦食其达成共识,缔结和平协议。却怎么也没想到,韩信会突然发动进攻。同时,也让齐国君臣意识到,汉、齐两国,只能血战到底。
由于,韩信是发动突袭历下,又长途奔袭攻打临淄。此时,他们面临两种选择。
要么,据守临淄,固守死战。
要么,丢弃临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面对汉军突袭,来势汹汹。齐军溃败,又不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大规模可战之力。
齐国高层做了一个决定:放弃临淄。
众人聚在一起,商量出一个方案:分开跑。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
1分散韩信的注意力。
2保存有生力量,避免被韩信一锅端。
也可以说,齐国的选择,是一种战略性撤退。
来看一下,齐国高层以临淄为中心,选择撤退的方向。
齐王田广,选择往南跑,抵达高密。齐相田横选择往西跑,抵达博阳。守相田光南下,抵达城阳。将军田厩选择向东跑,抵达即墨;
这几位是齐国高层,也是核心人物。他们在,就能凝聚齐国人心,对汉军做出反击。
从这几个人占据地理位置,以及主要城市。不觉让我想到一个人,他就是战国时期以弱胜强的伐齐名将。这个人就是乐毅。
齐国的战术,就是想达到这种效果。不正面与韩信打,把他拖入战争泥潭。毕竟,乐毅以燕国之力,再加上韩、赵、魏、秦四国诸侯帮忙,拿破临淄,花了五年也没拿下齐国全境。项羽攻城阳,破临淄,也未能占领齐国全境。
这一次,齐国高层也采用同样的战术。
不仅如此,齐王田广还派出使者,前往楚国国都彭城,向项羽求援。
由于齐国高层选择战略撤退,放弃临淄。韩信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拿下齐国国都临淄。
为了巩固战略要地,避免被齐军合围,韩信下达新的命令,让曹参还军,巩固后方安全,平定济北郡,将燕、赵及拿下齐地,连成一片。同时,保证粮道和归路安全。
哪怕打不赢齐军,还能安全撤回。
韩信亲自追击齐军,扩大战果,寻找齐国核心人物,齐王田广。只要捉拿田广,就能减少攻齐的阻力。
齐王田广逃到高密,稳定阵脚,也没有退路,一边做好准备与韩信决战。另一边又派人去向项羽求援。
项羽听说,韩信已经攻破齐国,拿下临淄。顿时,感到不妙。一旦,齐国被韩信拿下,他的处境堪忧。尤其是目前处境,项羽没有诸侯相助自己。楚汉相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
项羽十分果断,派了一个人去救齐,这个人就是龙且。
韩信在齐国闹腾,项羽为什么没有亲自出征?
这是因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1项羽走不开。
项羽东进平定梁地,曹咎战败身亡。刘邦重兵囤积,随时做好进攻态势。楚汉两军在广武涧僵持,不分胜负。也可以说,刘邦牵制住了项羽,让他分不开身。
2项羽低估了韩信的能力。
齐国,背靠大海,坐拥两千里,是相当不好打。
战国时期,乐毅率领五国之师,攻占临淄,也不能拿下齐国全境。
项羽也亲自打过一次,陷入齐地作战,被刘邦乘虚而入,攻破彭城。
名将乐毅打不下来,西楚霸王项羽也打不下来。他,韩信也不可能打下来。
这是,项羽得出的判断。
此时,齐国还有大量可战之力,派一个上将军去即可。
项羽身边,最能打的有四位:龙且、季布、钟离昧、曹咎。
曹咎战死,钟离昧守荥阳,季布跟着项羽打刘邦。
项羽能用的人,只有一个。
这个人,就是龙且。
龙且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都没有给他列传。
当然,太史公不给他单独立传,不是说他能力有问题。毕竟,能够从其他人传记中,多次出现这个人物的名字。这说明一点:龙且能力也不错。
韩信攻齐,齐国求援,项羽救援。就这样,龙且登上了历史舞台。
龙且,来了。
韩信,你的好运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