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逃出荥阳,回到关中,想要集中兵力,再次与项羽开战。
就在这个时候,袁生站出来给了一个方案:南下宛。
接下来,说一下,宛的历史。
话说,楚国在丹阳建国,只有方圆五十里。及至春秋,楚国经过几代人励精图治,不断发展壮大。楚文王时灭掉吕、申等汉水流域诸侯国,占领一块地。
这块地承东启西,连贯南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楚国根据这块地,三面环山,中间低,四周高的特点,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宛。
宛,也是楚国问鼎中原,与周王室分庭抗礼前沿阵地。
叶,是西周姬姓诸侯,周武王第四子姬旦的封地。春秋时,楚灭应国,叶成为楚国一座城邑。
楚怀王亡越,设立江东郡,长江成为楚国内流河。楚国也是南方超级巨无霸,没人能够动摇它的地位。楚怀王也将楚国国力,推向顶峰,点燃楚人,大国梦、强国梦。
因此,楚怀王干了一件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垂沙之战,楚国一国对齐、韩、魏三国,落得大败,丢了宛、叶等大片疆域,也象征着楚国盛极而衰。(我在战国风云人物君王篇之楚怀王篇重点介绍
宛、叶,这两个地方相当重要。
项羽围攻荥阳,眼见即将取得胜利。结果,陈平李代桃僵,让刘邦侥幸逃脱,成为漏网之鱼。
项羽很生气,火烧纪信,却很难继续东进,更拿回到关中的刘邦没有办法。
当项羽听说刘邦在宛、叶,除了愤怒,就是因为这个战略位置很重要。
刘邦从宛、叶而出,项羽将会面临来自三个方向汉军的进攻,战场形势将会对他极为不利。
项羽趁着刘邦一路汉军正在平定代、赵。另一路汉军,被压制在荥阳。
项羽决定亲征宛、叶,将危险扼杀与无形之中。项羽来了,想要速战速决,结束战斗,掌握战场主动权。
结果:他失算了。
宛、叶,这两座城占据地理优势,一点都不好打。
刘邦兵精将足,粮草充沛,也没有与项羽决战的想法。相反,刘邦采纳袁生意见:修筑工事,固守不战。
无论项羽如何挑衅,刘邦就是不战。
按理说,项羽与刘邦打消耗战,他也不怕。
你守,我攻。
荥阳之战,打了一年多。在宛、叶这里再打一年,又有何妨。只要能够擒拿刘邦,赢得胜利,项羽也不怕耽搁这点时间。
项羽和刘邦打得不亦乐乎,尚未分出胜负。一个人出来捣乱,这个人就是彭越。
刘邦东进伐楚,彭越在修武,带三万多将士,前来归顺。刘邦很高兴,封彭越为魏国国相,让他独揽兵权,负责平定梁地。
彭城大战,刘邦战败,向西溃退。
诸侯王叛刘归楚。
彭越也丢掉好不容易攻占的十几座城池,独自带领他的军队向北驻守在黄河沿岸。
就在刘邦最落魄的时候,彭越依旧对他不离不弃。纵使没有汉军帮忙,彭越也在对楚作战。
只不过,彭越战术有点前卫:游击战。
游击战这三个字有这样的意思:游是走,击是打,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游是拼命主义。这种战术遵循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达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效果。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逃我追。这是游击战精髓所在。
以袭击为主的进攻,是游击战的基本作战形式。
彭越深处西楚国势力范围,他选择地战术,就是游击战。据说,彭越是第一个开创游击战的英雄人物。就连楚霸王项羽,拿彭越也没有办法。
荥阳之战,刘项打了一年多,不分胜负。彭越也没有闲着,他在敌后开辟战场,攻击楚军粮道。在梁地以游击战方式,多次断绝楚军粮草供应。
这种行为,被史家称为彭越扰楚。
魏王豹叛汉归楚,彭越还是站在刘邦这一边。刘邦平定魏地,设三郡,取消魏王豹的封地。魏王都没有了,彭越这个魏相也没有含金量。为了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彭越只能依靠战功。
彭越趁着刘项先在荥阳交战,后又在宛、叶打起来。彭越闹出了一个很大的动静:攻打下邳。
彭越渡过睢水,抵达下邳,与楚将项声、薛公交战。
项声这个人物不简单,他被誉为项氏一族的将军。也就说,他是项氏男儿的翘楚,能打仗。
此时,他已经对外有名声。英布叛楚归汉,偷袭楚国大后方。项羽就把伐楚的任务,交给了项声。
项声表现不错,用了几个月,平定英布叛乱,还攻破九江国国都六,俘虏英布的妻儿。
薛公,这个人物是谁,史料没有记载。但,薛是个地方。项梁曾在这里,会盟楚地反秦将领,确立首领地位,并尊楚国王室为后裔,开始了第二次反秦斗争。
这个人具体叫什么,不得而知。但,根据楚制,喜欢把当地有名望的人称为公。刘邦在沛县起义,被封为沛公。夏侯婴跟随刘邦西进伐秦,因为战功,被封为縢公。
从这薛公这两个字可以看出,这个人有威望、有战功,也是项羽账下的将军。
当彭越袭扰楚军,来到下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