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洪武四年,盛夏。
正午的太阳照得奉天殿前的青灰砖地也不住地往上散发着热气。两个跪在滚烫的地上的老人被烫得呲牙咧嘴,汗水顺着灰白的胡子滴落下来。这二人一个穿着大红色的官服,戴着乌纱帽;另一个看起来岁数大些,却穿着一身布衣,脚上穿着草鞋。
“宣!”一个尖细的声音从大殿的方向传来,“诚意伯刘基觐见!”
“来,”穿着官服的刘基慢慢地站起身来,便去扶身边的人,“性常,同我面圣吧。”
两人都站起来,却不敢抬头看前方——毒辣的太阳光照在屋顶的琉璃瓦上、朱红的柱子上、甚至眼前的砖地上都反射出令人眩晕的光芒。于是,他们只好眯着眼睛,盯着自己投下的阴影,蹒跚地走向大殿。
进了大殿,他们顿时感到一阵清凉。刘基不由得大吸了两口气。
身旁的小太监提醒道:“陛下在偏殿等着呢。”
“是。”刘基答道。说着二人向偏殿走去。
进了偏殿,刘基跪拜道:“陛下万安。”身边的老人也跪下附和道:“陛下万安。”
正坐在书案旁奋笔疾书的朱元璋轻轻挥挥手:“来,起来吧。”
二人站起来,低着头。刘基向前一步,拱手道:“禀陛下,微臣奉旨荐天下之才,今有一人可担大任。”
“哦?”朱元璋抬起头来,“何人?”
刘基指指身旁的老人:“此人名叫王纲,字性常,余姚人。”
朱元璋细细地打量着这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迟疑道:“你就是王纲?”
“草民王纲,陛下万安。”王纲拜道。
朱元璋眯起眼睛:“这老人家今年高寿啊?”
“哦,”王纲挺了挺身子,“草民今年正是古稀之载啊。”
看朱元璋没答话,刘基道:“性常此人,乐于山林而厌俗世,与臣交好多年。臣素知其本性,绝非等闲平庸之辈。不宜观其龄而论也。”
朱元璋笑笑:“好啊,我深知你刘伯温识人断无有差,可也得知其所长呀。”
王纲正色说道:“人言纲虽已古稀,但神如少壮,只为新朝之立,愿效忠犬马,扶大明社稷。”
朱元璋站起身来,走到王纲身旁,道:“国之方立,先生看如今大明江山有何不足?”
王纲笑道:“哈哈哈。不足者多矣!”
朱元璋有点好奇了,便问道:“愿闻其详。”
王纲分析道:“其一在于吏,今虽天下一统,却百废待兴。元廷之殆,皆因吏治而始,而天下新定,首举便应在于治吏。吏治清,则百姓旺。陛下可观扬州之功,亦因官吏清明所致。”
朱元璋听得连连点头,又用余光瞟了一眼刘基。
刘基脸上虽然没有表情,心里却也是敬佩与赞叹,心想若王老先生早一点出山,也许就没有他刘伯温什么事儿了。
王纲继续说道:“其二在于兵,日前陛下挥天师一扫漠北,但前元统领王保保仍未被彻底剿杀,反而新立元廷,妄图与大明抗礼。此实为大患。”
朱元璋笑了,他背着手坐到书案前,道:“好啊,好啊。刘伯温,你果然独具慧眼!这王先生,句句都说到我心坎里啊。”
王纲拜道:“不敢不敢,老朽无非幸运思天子之所思。”
“先生不要客气,”朱元璋道,“传旨,王纲领兵部郎中,即日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