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的制备,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工业加工。水泥的生产一般主要分三道工序: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制成,简单概括为“两磨一烧”。
石灰石,黏土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在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在熟料中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分干法生产,湿法生产两种。
干法生产热耗小,缺点是:生料成分不均匀,车间扬尘大,电耗大。湿法生产的优点:生料成分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好,车间扬尘少,但是热耗高7-8成。
李蘅准备采用的是湿法生产水泥,因为没得选,干法生产,需要大量的电能,在古代现有条件下,到哪弄去?空间实验室倒是有两台小型发电机,可是不顶用。
而让李蘅最头疼的问题,不是这些,而是保密问题。就是因为水泥制备简单,所以如何确保水泥配方,及制作方法不泄露?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现代水泥原理是1756年,英国人实验发现的。1824年,近现代水泥正式被发明出来,改变了全世界建筑行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泥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看,它又是领先这个世界近1200年的高技术。水泥属于那种,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对社会和人类文明影响却极其深远的东西。
就如同指南针科技含量也不高,但是却是对开启大航海时代影响深远的东西。
火药技术含量同样不高,但是却改变了全世界的战争模式,进而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水泥也如此,它的出现,改变的人类的建筑业格局。
它最大的作用,不是使得摩天大楼成为现实。其实摩天大楼有没有对人类文明并不重要,住平房还是住高楼,本质上没多大分别,无非就是占地多寡的问题。
但是水泥对人类交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但使得快速铺路成为现实,更主要的它改变了人类对于桥梁的定义,使得陆地真正的天堑变通途。
而在此之前,修建桥梁,尤其是大跨度桥梁,一直是人类的难题。所以。赵州桥这样跨度几十米的古桥梁,都让人惊叹。
当然古代也有大跨度的桥梁,两三百米,甚至上千米,而福建的安平桥更长达两千多米。但是这样的桥梁,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耗费人力物力巨大,即便不是举国之力,也是倾一省之力,耗时以10年计,才能建成。而且它们还都是建在水流相对平缓的水域上。
而像长江黄河淮河,这样跨度大,水流急,水深大的河流。在上面建桥梁,是古人想都不敢想的事。而这种大江大河,往往是阻断文化物流的最大障碍。
遇到这种跨度百米以上的大河,古人更多的只能依靠船运。而船运,会受到船只大小,水域深浅等影响,严重限制了物资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而现代水泥加钢筋的,钢筋混凝土,使得长江大桥这样的桥梁成为可能。从而从地理上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文化经济交流更加频繁,继而消除南北隔阂。
古代常会以长江这种大河为界,你是南人我是北人,即便国家统一,也难免在思想上独立,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团结。
无疑的,水泥扔在古代,其影响可以和核弹相媲美。
它能使得长城的建设更加简单,城墙更加坚固,会让关内的老百姓过的更加的安逸。
然后呢?过度的安逸会让人忘乎所以。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是不可调和的两种古代文明。太过安逸的农耕文明,遇到更强的游牧文明,最终会彻底灭亡。
比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