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七零军嫂有点儿俏25(2 / 2)

年初一次,王奶奶过世了,苏还丹要回去治丧。

年尾一次,胖奶奶也过世了,苏还丹还是请假回去治丧。

俩奶奶把房子都留给苏还丹了。

这要是早几年,没房产证,想留给苏还丹都不可能。

对于俩奶奶来说,苏还丹是看着长大的,她们也当亲孙女养过,所以房子留给苏还丹是她们的心愿,可对于前院四个嫂子来说,这事儿多少有些不舒服。

儿女越长越大,未来结婚不需要房子?

当这房子彻底落在苏还丹手里的时候,之前没意识到房产问题的四个嫂子,对得了好处的苏还丹就不如以前了。

利益动人心,红眼病有时候就来的这么的莫名其妙,你能怎样呢?

苏还丹也不会傻兮兮的把到手的房子分出去,后院三套房,照旧不锁门,谁想用就用呗。

这个举动,的确让四个嫂子很快清醒过来了。

她们想明白了,房子是俩老太太给的,不是苏还丹张口要的,所以,这事儿不管多不舒服吧,跟苏还丹关系不大,犯不着这么小心眼儿。

翻年,四个嫂子跟苏还丹之间的关系又融洽起来了。

那也不如以前了。

不如以前就不如以前吧,亲戚都可能因为时间的流逝变成陌路人,更别说邻居了。

八零年代,个体户的出现规模并不大,做的也都是小营生,这时候有一句流行语:“大姑娘要想体验生活赚吆喝,那就赶紧找个个体户嫁过去。”

初期的个体户,其实并不被人看好的。

等人们发现个体户发财了后,才对个体户有所改观。

詹妈妈带着老花镜看着报纸上的报道跟俩儿媳说:“干个体也不是全都能赚钱的,风险很高的,赔钱的更多,还是有个正式的工作比较把稳。”

詹妈妈对个体的看法和态度,其实是主流社会态度了。

可詹大嫂,觉得一个月就拿那么些工资没啥意思,她倒是心热的想干个体呢。

“我前两天碰到徐春霞了,那变的,我差点儿没认出来,就在王府井那边儿卖煎饼和茶叶蛋,她没看见我,我就看了一会儿她怎么做生意的,感觉还挺能赚的。”詹大嫂这是看见大把大把的钱了,觉得很赚,心热了。

也不只是因为看见徐春霞卖茶叶蛋,眼热,她们单位的同事都在絮叨个体户的事儿。

这个说:我家小叔子以前没个正式工作,如今倒腾的卖烤红薯,一天赚的比我一个月还多。

那个说:我家妯娌也是,以前没工作,在家里洗洗涮涮的,我有工作,之前就给出点儿生活费就行了,如今呢?人家大半夜起来熬稀饭蒸包子,赶一大早去车站卖去,七八天的工夫,也挣回来一份儿工资了。如今家里,老婆婆是看我不顺眼了,嫌弃我赚的少了。

詹大嫂整日听着这些话,心里能没点儿想法吗?

她琢磨的是,她的工作也就这样了,未来发展不大,家里真要发展,也看詹家兄弟俩,所以她想去闯荡一下试试,能大把大把的把钱赚回来,那她的价值是不是也能提高一些了?

没人说她价值不高,只是她自己,有这么个想法罢了。

可干个体,从头开始,那真的是好累的,詹大嫂能吃的了这个苦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