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朝,满朝文武再次齐聚一堂。
朱楩也再次搀扶着朱元璋一起登临朝堂。
在百官山呼万岁跪迎之后,朱楩才不紧不慢的,让百官起身。
“启奏陛下,如今您新皇登基,也该考虑一下年号的事了,”有大臣建议道。
年号的事,朱桢之前就说过了,朱楩也想过了,顺嘴说道:“永昌如何?”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是吧?
其实朱楩是想到,历史上朱棣登基之后的年号就是永乐,都是一辈人,那就叫永昌好了。
总不可能叫建文吧?
历史上的朱允炆,谥号为惠宗。
本来他是没有庙号的,朱棣除非是傻了,才给他庙号,那岂不是承认朱允炆才是正统皇帝,而自己则是乱臣贼子的叛党吗。
所以一直到明弘光元年,才给朱允炆谥号为明惠宗,全称‘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恭闵惠皇帝)’。
而朱允炆的年号就是建文,也可以称作为建文帝。
“怎么?朕想让大明江山永固,开创千秋万代之盛世。叫做永昌,不好吗?”朱楩看向群臣。
你都这么说了,谁还敢说个‘不’字。
那样岂不是在诅咒大明活不过三代?
于是百官叩拜:“臣等叩拜永昌帝。”
朱楩摇摇头,纠正道:“朕乃是大明第二代皇帝,自然该是明太宗。”
一旁的朱元璋嘴角抽了抽,活着就自己给自己上谥号是吧,那我就是明太祖了?明天我去挖坟,咱爷俩一人一个坑,你觉得咋样?
朱元璋都懒得搭理他,对下面同样面色怪怪的的百官说道:“不用理他,这小子平时浑的很。不过楩儿确实年纪尚幼,文武群臣自该辅佐新君治理朝纲,不得藏有半点私心。”
“臣等谨记于心。”
百官对答如流。
不过如今回想起来,其实朱楩才十六岁啊。
十六岁的帝王,却已经展现出雄图伟略的霸气。
永昌帝吗?或许大明王朝,真有机会千秋万代。
于是从洪武二十八年二月开始,历史走向发生巨大变化,正式进入了永昌元年。
而在决定了年号之后,永昌帝朱楩给朱桢使了个眼色。
如今朱桢已经是监国的身份,自然是要参与朝政的。
不像其他藩王兄弟,不被召见可以不用上朝,早上可以睡个懒觉,中午也可以随心所欲去潇洒快活。
朱桢叹了口气,只好站了出来,高声说道:“臣有事起奏。”
“六哥请说,”朱楩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还很客气。
朱桢知道这是得罪人的事,但是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古有汉朝推行推恩令政策,可谓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防患于未然,以免诸侯势大,威胁到朝廷。前有唐朝安史之乱,不正是反面典范?”
“而今不但王爵众多,宗家子弟皆为亲王。更有公爵、侯爵、伯爵贵胄无数。哪怕除去韩国公(李善长)、凉国公(蓝玉)、郑国公(常茂,继承自常遇春鄂国公爵位)、申国公(继承自邓愈的卫国公爵位,改封申国公)因故撤爵,仍有魏国公、信国公、宋国公、颖国公、曹国公五家公爵。”
原本朱元璋除了在开国册封了六大公爵以外,先后又册封了蓝玉为凉国公,追封濮英为乐浪公,以及后封颖国公傅友德。
可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只剩下了这几家。
除了健在的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就只有曹国公的爵位由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继承了下来。
其他公爵爵位则是该撤的撤,该废的废了。
“更有侯爵、伯爵比比皆是。长此以往下去,于国无利,更是会成为国家隐患。所以臣建议再现推恩令。”
朱桢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一片哗然。
说好的不削藩呢?合着早朝说过的话,都是屁话不成?
这就没意思了。
可让人出乎意料的是,龙椅上的朱楩,突然一拍旁边的龙案,怒斥道:“六哥,你这是要让朕陷于不义之地啊。须知除去大奸大恶之徒,因故而被撤爵,这些可都是为我大明立下汗马功劳,乃是开国之功臣之重臣,哪一家不是肝胆相照忠义无双?岂能猜测和怀疑?又怎能随意忘记他们的功劳。岂不是寒了人心?”
朱桢心里叹了口气,自己就是個背锅的。
但是没办法,他只能悲呼道:“陛下,防患于未然啊。想当初鄂国公常遇春,建功无数。可到了郑国公常茂的时候,不也犯罪无数?”
据说常茂这小子,不但曾结交胡惟庸,以讨其生母封夫人的诰命。又奸宿军妇,及奸父妾,多般不才。
甚至在跟随他岳父冯胜讨伐纳哈出的过程中,常茂还抢马、抢妇人,又将纳哈出砍伤,几乎误事。
最后朱元璋实在是忍不住了,表示常茂的罪行无法宽恕,但顾念常遇春的功勋,留其性命,贬到广西安置。
最后常茂就死在了那边,爵位也至此而终。
“更不用说凉国公蓝玉功高震主、目空一切、狂妄无德,更是打算造反。还有韩国公李善长与罪相胡惟庸勾结,深知胡惟庸有造反阴谋而不上报。”
“这可都是历历在目啊。”
朱桢此时仿佛一位啼血忠臣,恨不得冒死直谏,乃至剖开心肝,让朱楩看到自己的诚挚忠心。
而朱楩倒像是一个昏君一样,无视朱桢的悲呼,说道:“此事不议。”
满朝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是又怎么可能猜得到,这兄弟俩在唱双簧。
连朱元璋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甚至参与了兄弟俩的阴谋,恐怕都得被瞒在鼓里。
朱桢咬着牙,眼眶通红的说道:“陛下有雄图伟略,要创建大明盛世,乃至传承千秋万代。可是光是去年您率领百万雄兵打下的不世奇功,可想而知又会增添多少王公贵族。偏偏我朝太祖皇帝(朱元璋瞪他,老子还没死呢,跟你十八弟学点好吧)仁心仁义,使所有贵族爵位可以世袭罔替。”
“但是陛下您想想,不出几十年,咱大明将会遍地都是贵族,却可曾想过百姓能否承担得起?”
“贵族立功,就会得到封赏。封地与食邑无数。最后不但国家将无地可封,百姓的地也会被贵族掠夺兼并。您一向爱民如子,如今却怎可帮着贵族去压迫百姓呢?”
朱楩终于沉默了。
而满朝文武好像渐渐反应了过来。
这好像在变着法子的骂他们?
好家伙,朱桢一番话下来,满朝都成了罪臣了。
谁家没有点封地啊?
可这是你们朱家皇帝论功行赏赐下的,结果反倒是我们成了背锅的?
朱楩此时可谓是‘痛心疾首’,看向满朝文武,说道:“朕可是站在你们这边的。”
朱桢挑挑眉,这是把自己利用到死啊?还想怎么卖自己,你说吧。
“但是我六哥所提之事,却不得不防啊,”朱楩长叹一声,一脸悲天悯人的说道:“天下百姓之疾苦,我爹知道,朕也知道。可你们却未必知道。”
百官哪里说得出话,只能看朱家兄弟在那里表演。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国破,他们要成为亡国奴,遭遇入侵者的伤害和屠戮。国兴,又有无数王公贵族与民争利,那点土地还不够给他们封的。百姓得到了什么?”
“六哥,伱说的不错。如果一直让贵胄发展下去,迟早会毁掉这个国家。绝不能忽视。”
“但是,除去已经撤爵的罪臣贼子,如今还在的各家贵胄,乃是大明功臣,也不能让他们寒心。”
“所以朕打算,从我永昌一朝开始,前朝贵族仍然保留下来,并继续维持原来的继承制度。”
“而从永昌之后,恢复周朝贵族阶级制度。即,贵族分为五等,自皇家宗室血脉的亲王以下,从高到低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并且新封贵族袭爵降级。”
“如果是公爵袭爵,则降低为侯爵。侯爵袭爵,降低为伯爵。伯爵袭爵,降低为子爵。子爵袭爵,降低为男爵。到了男爵以后,不再降级。即贵族永远都是贵族,国家与皇室会永远记住贵族曾经立下过功劳,不会使人寒心。”
你还怪好的吗。
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