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闻罗先生著有一些书籍?”朱楩没有绕来绕去,而是开门见山的,禀明了来意。
“是有一些,”罗贯中还让小童取来一个册子,上面记载着目录。
这是古代,不像现代有各种方便的电子仪器进行存档归类。
所以就算是作者本人,罗贯中也要看本子,才能知道自己写过哪些书,又有多少卷,甚至是多少字。
罗贯中也算是很有才华了,除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主要作品还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等,包括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使用的剧本也跟他有关。
听到这么多故事,徐妙锦和汤欣不禁眼前一亮,美目也频频往朱楩的身上瞟。
还不等朱楩开口,罗贯中心里一动,就让自己的孙儿去取来一个个的大箱子。
虽然是古代文本,可罗贯中的多以白话文为主,主打一个‘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简洁明快而又生动。
可这也让他的,每一套都很厚,光是册卷就有十几卷到几十卷。
“殿下如果喜欢,可以把这些书籍带走慢慢翻阅,若是有朝一日能帮老朽刊印成书,乃是老朽的运气,”罗贯中竟然如此大方的,要把这些他用尽后半生书写的原稿送给朱楩?
连朱楩都不禁愣住了。
这里面光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后世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那可是四大名著之二啊。
如今都落在了他的手里?
要是朱楩不厚道一点,一旦确认没有人知道这些作品是谁写的,只要把知情者全都灭口,他甚至可以剽窃罗贯中的东西,说是自己所著。
那巨大的名声,足以让人铤而走险了。
哪怕到了现代,在当今网络传播速度这么快的环境下,不还是无法杜绝抄袭的情况发生?
还是那句话,只看利益是否足够让人铤而走险罢了。
可最后朱楩还是笑着摇摇头,说道:“还是算了,本王出行在外,不方便携带这些书籍。万一不小心被雨水或者潮气打湿了原稿,那可是天大的损失。先生还请好好保存起来,也许哪一天本王亲自帮你著书刊印。”
罗贯中眼前一亮。
其实古代想要刊印书籍,没有那么简单。
最早没有印刷工具之前,都是找人抄书,一笔一划,每一个字都是让人抄写下来的。
如此一来就需要抄书先生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了。
虽然明代已经有成熟的木活字印刷技术,可因为纸张很贵,一般也不是私人能够玩得起的东西。
所以罗贯中的,比如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最早可追溯的版本,要么是万历年间,要么是嘉靖年间刊印的。
等于说他生前都没有机会把书传播出去,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说到底,在绝了仕途之路以后,宁可宅在这种小院也要发愤著书,说明罗贯中其实还是想要名留青史的。
“说起这些书,我之前其实就对水浒传多有耳闻,不过我很好奇一件事,先生书中未免把高俅写的太坏了,可其实六大奸臣才是罪魁祸首吧?”朱楩忽然话锋一转,看似是讨论书中情节,其实却意有所指。
北宋六贼,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
高俅根本排不上号。
这六人在朝堂之上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荒淫无度、排除异己,私下滥使职权以鱼肉百姓为乐,将民间弄得乌烟瘴气,满目涂炭,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
据说在二十四史中,宋史的篇幅最长也最全面,以内容详细资料丰富著称。
可是在整个宋史的几百万字之中,高俅的资料却仅有很有限的篇幅,说是一笔带过也不为过。
足以说明高俅本身没有那么显赫的地位身份,权势远远赶不上蔡京之流。
包括高俅在水浒传中的那些事,可能都是给别人背锅的。
北宋六贼才是真正的大恶人。
朱楩意有所指的说道:“先生这是担心别人有家族后人,是在担心被世家报复?所以挑软柿子捏啊?”
这里是哪里?这里是江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为何叫做南宋?
就是因为北宋被金国覆灭之后,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于是称作南宋。
没错,南宋的京师,竟然也在应天。
而随着宋朝南迁,到了南宋之时,又有多少官员以及世家,跟着一起到了这江南呢?
比如那江南第一家族的郑家,就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的浦江郑氏三世祖郑绮公。
一世祖就是老祖宗,是二世祖的父亲,三世祖的爷爷。
也就是说这江南世家的一支,就可能是宋朝才成为世家,后来迁徙到了江南的。
否则光是江南本地世家,何至于足有两百多家?
朱楩冷笑道:“先生,这可不太公允啊。”
罗贯中表情淡定的看着朱楩,听出他话里有话,只是心中感到纳闷,这位殿下到底想说什么?
老朱家跟老高家又没关系,这位殿下可不会平白无故跑来找自己给高俅洗刷冤情。
至于让高俅背锅,罗贯中心说,我虽然要活到头了,可是我还有儿孙后人,你都知道我怕世家了,还问什么?
等等,世家?
罗贯中渐渐睁大了双眼,忽然想起之前隐约听闻的,关于溧阳县张氏一族满门抄斩的消息。
再想到一些听到的传闻,乃至通过他自己的猜想。
罗贯中倒吸一口凉气,殿下这是要对江南世家出手啊?
毕竟是写三国演义的,想想孙坚父子到了江东之后遇到的挫折和与当地世家的冲突,再想想孙家父子对待江东世家的打击。
罗贯中突然豁然开朗,只是不敢置信的看着朱楩。
这位殿下,您可知道,您要面对的是什么吗?
你敢向洪武大帝发起挑战?你想坐上那个皇位?
你爹可不是赵匡胤,你也不是赵匡义,不是烛影斧声就能完成政变的。
等等。
罗贯中扭头看向汤徐二女。
徐妙锦和汤欣本来还在翻看他的那些书籍,此时下意识抬起头。
“敢问二位姑娘芳名,”罗贯中心里一动,双手抱拳询问道。
“好说,”朱楩先开口了,拿手指指徐妙锦:“这是我大老婆,将来的滇王妃徐妙锦。这是信国公之女汤欣,我们还在发展感情阶段,将来也是我的偏妃,跑不掉的。”
徐妙锦见院子里没有外人,不但不羞怯,反而对朱楩甜甜一笑。
毕竟她是大老婆。
而汤欣则是咬咬嘴唇,俏脸通红的低着头,却也没有反驳。
朱楩说的没错,她逃不掉的。
这是她的命。
朱楩又看向罗贯中。
而罗贯中此时,已经面色激动的不能自禁。
他在犹豫,自己要不要施以大礼,拜见将来的新君啊?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罗贯中自然察觉到了,恐怕眼前这位,才是洪武大帝心目中的继承人,否则就算按照辈分来说,朱允炆确实不能迎娶两家的姑娘,但是朱元璋也完全可以不让朱楩娶,甚至是一起娶两位国公家的女儿。
这就好像曹丕和曹植到底谁是曹操的继承人之争一样,看看曹操给两个孩子的安排就能知道,自始至终,曹操都是把曹丕作为继承人的,这一点从未变过。
或许曹昂和曹冲不死,才有那么一点机会?
“敢问殿下,小老儿可有什么能尽力的?”罗贯中连自称方式都变了,从老朽,谦虚的自称小老儿。
朱楩笑了,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直接。
“我想铲除杭州这两家,可有良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