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豪一行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传信兵的带领下,选择了一条小路。这条小路曲折蜿蜒,穿过了山林和田野,经过了漫长的半日后,他们终于来到了长江沿岸。
此时江边有几个船正在等候着他们,张子豪等人立马上了船。
此时已是午时,阳光斜斜地洒在江面上,暖洋洋的有些许热意。
张子豪站在船上,任由江风吹拂,看着水流前方,十几里外就是雄伟的金陵城。
他注视着这滚滚长江水奔腾向东,不禁想起了《三国演义》开篇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声音在江面上回荡,一旁的丁不凡听后不由得惊叹不已,对张子豪的才情大加称赞。
船行驶了半个时辰后,终于抵达了对岸。众人下船登岸,面前是一片绵延的湿地,上面长满了芦苇和杂草。
这里是一片荒凉而又神秘的地方,仿佛是被人遗忘的角落。众人骑上马,离开了这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地方。
他们穿过了芦丘陵,翻过一个小山坡,最后来到了一片宽阔的平原。这里有着美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青草的香味,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叫唤着,远处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
众人经过山丘时,心情变得轻松起来。他们沿着小溪前行,听着水声和鸟鸣,心情愉悦。
经过两个多时辰的路程后,他们终于来到了军营之外。
在到达军营七八百米处的时候,军营里响起了号角声和士兵的操练声,严肃而又有序。士兵们整齐划一的操练和嘹亮的口号声,让人感受到一种庄严而神圣的力量。
此时,朱元璋、李善长、汤和、徐达、常遇春、邓愈、冯胜、花云等人正在军寨门口迎接他,而在他们之中,也有一些新的面孔,显然是朱元璋新招揽的将领。
张子豪骑在马上,看到他们后,心中的喜悦不禁流露出来,他快速下马,然后向朱元璋面前跑去,而朱元璋也同样向他跑来。
朱元璋大叫一声“大哥”,而张子豪也回了一句“二弟”,随后二人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这一刻,他们的心境是相通的,朱元璋对于这位结拜大哥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这一拥抱却也让朱元璋身后的某些新加入的将领们感到惊讶,他们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这就是元帅的结拜大哥吗?”“我看着也不过如此啊?”“他打仗很厉害吗?”之类的话,不断在他们的口中小声嘀咕着。
这些议论虽然声音小,但还是被张子豪听到了耳中。
他不由得暗自好笑,这些将领们对于张子豪的质疑和轻视,也从侧面反映了出了朱元璋对于张子豪的重视。
张子豪在昨天朱元璋的信中,得知朱元璋的军队在金陵城下遇到了重大麻烦后,他稍作准备后立马就赶了过来。
朱元璋现在既有对张子豪这位结拜大哥的思念之情,又有对张子豪来到军中后,能给他解决当前问题的喜悦之情。
二人拥抱了许久才分开,此时李善长,汤和,徐达,邓愈等人也围了上来,纷纷对张子豪说着一些思念的话语。
两年不见,朱元璋发现张子豪比以前更加沉稳了。朱元璋心道:“大哥一定是经历了不少事情才会如此。”于是他赶紧抓着张子豪的手,向军营中走去。
张子豪边走边凝视着邓愈,这个昔日瘦弱的少年,竟也在这短短两年间长成了一位英俊挺拔的青年,散发出成熟稳重的气质。
邓愈此时看向张子豪,情不自禁地唤了一声“大哥!”,声音中充满了怀念与激动。张子豪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宽慰和鼓励。
随后,朱元璋引领众人簇拥着张子豪进入了军营的主帐。
帐中布置得简朴而庄重,几个长案上摆满了军事情报和作战图。众人落座后,朱元璋与张子豪叙起了旧事,回忆起当年在濠州城内以及在滁州的种种趣事。
叙旧完毕,张子豪开口说道:“元璋,昨天我在信中得知,咱们的军队遇到了麻烦,先给我说一下目前的情况吧。”朱元璋沉吟片刻,随后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大哥,就在两个月前,我们攻破了采石、太平两地,那时我正准备一鼓作气拿下集庆。”
朱元璋的语气带着一丝凝重,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然而,在整顿军马之后,我们又顺利拿下了江宁,我以为集庆已是唾手可得。可是连续两次大举进攻集庆,均未成功破城。我方将领张天佑也已战死,士兵伤亡惨重。”
朱元璋紧皱眉头,继续道:“这些日子来,我正准备再次发动进攻,不料却突然接到大哥已回到滁州的消息,于是我便急忙请大哥来到军中一起商量攻城之策。”
朱元璋的话语充满了坚决和期待。张子豪在听完后,陷入了沉思。
此时帐中有一人突然站了出来,他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自信,身姿挺拔如松,语气坚定地说:“大帅,前两次的失利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教训。集庆的守城士兵此时已经是人困马乏,已经不足为惧。我相信,只要我们此次战术得当,一定可以攻下集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