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尘埃落定(2 / 2)

安西兵日记 凡秀 5022 字 9个月前

可惜不行,阿墨的威望不足以统领西域,阿依还在远方等他,小皇帝的羽翼终将丰满,敬爱的伯父会越来越碍眼。还有最重要的,王府后院还有他自己挖的坑,要回去填上,所以他不能留下。

以他如今的威望和实力,如果要在玉门关外割据称霸,朝廷没有太多制衡的办法,可他不能那么做,破碎的大唐好不容易才缝合到一起,不能再割开。

安西是大唐的安西,安西都护是大唐臣子,所以他提出最低的条件,只要天下人能知道那些埋在黄沙之下的豪杰他便知足。

六月初八,诏书正式下达:北庭都护府重设,老臣钱徽任都护,徐胜任兵马使。

安西大都护府重设,杨凡册封安西王,加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任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领文武诸事。杨墨,冠军大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副都护,暂领都护府事……

另一道诏书是皇帝特令工部巧匠修安西英烈庙,安西将士苦战牢城,壮烈殉国十万计,今建庙祭祀香火,礼部尚书亲自设祭招魂,以慰英灵。

一切尘埃落定,太师躺平式退让,朝廷投桃报李,大唐没有上演权臣与小皇帝相争的狗血剧情。

潇潇的一品夫人诰命诏书送到农庄,一同送来的还有皇帝的设宴邀请,地点在琴嫣殿。

夫妻一起走进大明宫,看着熟悉的景物一时有些恍惚,自回到大唐,他来过很多次,与老李亦君臣亦叔侄,与表弟亲如兄弟,跟姑妈勾搭成奸夫淫妇,到李昂登基,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还是那些高大阴冷的宫殿,还是那身圆领素色武官袍服和青色软角幞头,与身穿华贵礼服的潇潇站在一起有些不搭,沿途宫婢纷纷垂首肃立。

烦了低声笑道:“你看这些宫婢,几乎看不到年轻貌美的,至少昂儿不是好色之君”。

潇潇歪头看看他,抿嘴笑道:“我最服郎君的胸襟气度,无论什么时候,总能谈笑风生”。

烦了牵住她的手,边走边道:“那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比当年更坏”。

相比当初,这些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潇潇任他牵手,脸上笑意不加掩饰,“郎君奇男子,能与郎君做一遭夫妻,我也不枉生一回女儿身”。

一个战场搏命的厮杀汉,一个生长于世家内宅的女子,不是同类,却硬凑成了夫妻,成亲这些年回头再看,从前的磕磕绊绊和荒唐举止,却成了最美好的回忆。

李昂与萧妃在殿门外行礼,“问大兄安,嫂嫂安好”。

烦了微微点头算作回礼,四人走向殿内。萧妃主动拉住潇潇的手,李昂则在旁边引路,边走边有些苦恼的道:“我再三请月儿姑姑也来,她却偏不肯,恐怕是怪我没有封她诰命……”。

月儿从来没给他留过面子,也从不掩饰自己的想法:无论你是昂儿还是皇帝,若是敢不老实,我一定会收拾你。

也或许人都是贱皮子,李昂对她反而格外亲近。

烦了笑笑没有回答,月儿是聪明人,她只在乎最珍贵的东西,所谓的诰命只是个玩具而已,她不来或许是有别的事,也或许是她懒得来,当然了,最大的可能是她在防备李昂。

进到后殿,姑妈盛装而立满脸雍容,烦了与潇潇见礼后分坐,酒宴随之开始。

烦了偷偷打量着她,她却始终目不斜视,言行举止挑不出一点毛病。

郭嫣儿从来不是小女人,她敢爱敢恨,也能在各个角色间从容转换,她一直都知道什么时候该主动,什么时候该放手。

呃……烦了有些心情复杂,不知道该欣慰还是该失落。

萧妃……奥,萧太后还是老样子,即使儿子已做了皇帝,她也还是那个小心翼翼的女人,其实低调些也好,她若得意忘形跟郭嫣儿叫板,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酒宴进行的一板一眼,所有人都在努力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只有李昂有些心不在焉。

接近尾声,歌舞退去,郭太后招呼萧妃和潇潇去里屋说话,李昂与烦了去外边散步。

缓步走在太液池边,熟悉的凉亭,熟悉的一草一木,此刻却变得有些陌生。

烦了缓缓吐出一口气,老李……表弟……吐突大监……梁守谦……小志……熟悉的人大多已经离开,大明宫变得越来越不可爱,真的该回去了。

“伯父……”,李昂小声叫道。

“嗯?”,烦了笑着回头,“有事?”。

李昂没有太多感慨,也无心欣赏景色,脸上写满纠结,“伯父……你这些年辛苦,不如留在长安……”。

听他出言挽留自己,烦了还是很高兴的,笑着揽住他的肩膀,“昂儿,你已经长大了,有文饶他们帮你,你能做个好皇帝,有事多与祖母商量,再有拿不定主意的,便写信问裴相”。小说

李昂微微低头蜷在他的臂弯下,低声道:“伯父……我真的没想赶你走……”。

“我知道”,烦了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悠然道:“与你无关,是我想走,我想家了,很多人在等我呢”。

回到大唐这么多年,近年发生的许多事已经模糊,安西的人和事却越来越清晰。

刘大,老鬼,长安哥和董恩,武师傅和文先生,毛长史,张三叔,二黑二丫,老仇,陆师兄,鲁阳大将军,四爷……傻丫头艾莎,小寡妇米拉,奥对了,还有那个贪嘴的老头子,他叫王爷……

“很多人在等我,我是安西兵,应该回去……”。

二人沿着太液池走了一圈,李昂一直跟在身侧,他的身体还可以,至少不用烦了背,比表弟可强多了。

英烈庙建在城西官道旁边,朝廷催促下进度飞快,九月初九,礼乐声起,须发皆白的老杨绛登上高台。万众瞩目下,他高高举起招魂幡,向西北方向竭力大呼。

“魂归来兮,魂归来兮,魂归来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