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严绶非帅才(1 / 2)

安西兵日记 凡秀 2633 字 2023-10-09

十月初九,大唐宰相李吉辅病逝,皇帝闻讯伤悼,下旨赐绢帛抚恤家人,追赠司空,赐谥号忠懿,一代名相就此落幕。

其临终上表,再三恳求朝廷不能从淮西退兵,否则会使方镇愈发狂悖,老李当朝决断,增兵继续征讨,并下令派内侍省常侍崔谭峻率五千兵去严绶军中作为监军,督促他进兵事,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寒冬将至,战事只能暂时停止,得到明年才能有所动作了。

烦了和李恒比照严绶和李光颜等军的军报摆好所在位置,又盯着沙盘看了好一阵,只能摇头叹息,到现在连淮西的边都没摸到呢,倒是淮西军处处主动出击,还隐隐占据上风。

表弟摸着下巴皱眉道:“哥,李光颜领不到两万弱兵在北,严绶领三万余精兵在西,怎么李光颜反而比严绶军更具气势?”。

沙盘标注远比军报上言语不详的文字要直观的多,就算李恒这个军盲也看出严绶军的不力。可此次征讨大军他是主帅,朝廷支持力度最大,李光颜领方镇兵只是偏师,如今偏师进展正常,反而主力有些脱节,看兵马布置太过于保守,显得畏首畏尾。

烦了皱眉叹道:“严绶非帅才,朝廷此次用人不妥”。

“为什么?我查过严绶过往,这人久镇河东,很得军心,而且征讨刘辟时军功卓著”,李恒不解道。

烦了苦笑道:“殿下,严绶文官出身,在河东九年,历任各使不假,却是以理政治民著称,其性情仁恕,为政宽和,河东军也愿意为其效力,可他从没带兵打过仗。

元和元年,西川刘辟叛乱,严绶率领河东精锐参战,确实多有战功,可当时其麾下是李光进和李光颜兄弟,真正带兵打仗的是他们兄弟俩,严绶只是调度粮草辎重而已,从那之后再也一仗没打过。

老先生从未真正率军征战,现下都六十九了却被委以重任,他只担心兵败晚节不保,哪还有胆子进兵征伐?”。

烦了搞不懂老李和宰相们咋想的,严绶老先生确实有威望,得军心,也能领导李光颜,可军中事只有威望和军心是不够的,如果以强伐弱他确实合适,为政宽厚,战后能迅速安定民心。问题是淮西不是软柿子,能打赢就不错了,他根本就不合适。

听他一说,李恒也有些心里没底,皱眉道:“那怎么办?换了他?”。

烦了摇摇头道:“临阵换帅,军中大忌,会使军心不稳,而且朝廷任命不能朝令夕改,只要他不犯大错就只能等”。

李恒不解道:“明明错了,为什么不能换人?”。

烦了道:“就算错了,朝廷也不能认,只能硬着头皮死撑,殿下,政令只要发布,绝不能随意更改,若是朝令夕改,下次再有政令,百姓是听还是不听?他们会担心朝廷还会更改,长此以往,谁还拿朝廷政令当回事?”。

“那……那就只能干等着?”。

“对!严绶打了败仗是他的错,朝廷可以惩罚他,他没打败仗,如果被撤换便是赏罚不公,会坏了军中士气”。

李恒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要服众”。

“是!上位者,特别是军中,要让手下信服,犯了错的人要罚,就算你再喜爱他也要罚,立了功要赏,就算再厌恶也要赏,若是军中将士都认为你赏罚分明,他们便会服你,愿意听你的命令,为你出力,三军用命则战力倍增,将士相疑则事倍功半,终无所成”。

李恒道:“可我又不带兵打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