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老郭的嘱托(1 / 2)

安西兵日记 凡秀 2827 字 2023-10-09

关于冷兵器时代的行军速度,这里做一下简单的解释,不喜欢的可以跳过。

兵书记载步卒日行三十里,骑兵也快不了多少,有人会疑惑速度太慢,其实行军,特别是境外长途行军,除了要面对各种地形(平原,山地,草原,沙漠,高原,湿地等),还有随时面对各种天气。每天埋锅造饭,安营扎寨睡觉(人不能长时间吃冷食露宿野外,否则会有大量士卒生病),以及早晨收拾营寨车驾出发,这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冷兵器战争是纯粹的体力活儿,行军要携带兵器铠甲弓弩箭矢,还有干粮水囊,衣服被褥,饭盆磨石等零碎,这些东西加一起分量不轻,将领不能把士卒体力耗光,因为要应对随时会来的紧急情况(扣扳机和穿着几十斤重的铠甲抡大刀,所需的体力不可同日而语),事实上长途行军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比例非常高,有大量士卒和民夫并不是死于敌人,而是死于营养不良,水土不服,过于劳累,严寒阴雨等因素导致的疾病。

所以古代行军,以当时的路况,去掉阴雨天等特殊情况,平均日行三四十里真的不慢。

骑兵的情况也差不多,战马不是摩托车加上油就能无限跑,需要静心喂养护理,没有足够的后勤补给,长时间行军会使大量战马废掉(有马蹄铁也一样,战马掉膘很快,耐粗饲远不如骡子和驴),要保护战马还要等待后方补给,使得骑兵长途行军速度并不快(单比长途行军,步兵的速度甚至要胜过骑兵)。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就是长途奔袭以战养战,这种战法不能说好不好,只是执行的条件实在太苛刻,不但需要将领胆大心细会带兵,还要手下士卒够精锐敢拼命,更重要的是要对手配合。要敌人组织能力低下,战斗力弱,有战马可以供你俘获更换等。(我们的祖先不是傻子,我们能想到的战略战术他们通常都能想到,现代人没有身处那个环境,没法全面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难)

以上是指携带辎重境外作战,境内行军则要简单的多,沿途若有人给准备好营地粮草,行军速度能成倍增加,轻骑如果摆脱后勤辎重的束缚,有充裕的战马可以更换,日行几百里不在话下,比如常见的军情六百里甚至八百里加急,就是通过驿站不断换马达到的。

当然了,影响行军速度的因素还有士卒精锐程度,将领指挥水平,军心士气等,不做一一解释。

知识点讲完,我们继续说故事。

元和三年九月二十六傍晚,烦了赶到安西城,三天跑了六百里,随他一起来的两百轻骑留在西关休整换马,他则径直去往王府。(对速度有疑问的参考上文)

王府门口两个人在等他,一个佝偻老头儿,一个明艳的少妇。

烦了跳下马向郭秀儿抱拳行礼,“嫂嫂”。

郭秀儿忙侧身接半礼,“烦……”,烦了却没再看她,而是扭头问老鬼:“鬼叔,王爷还好?”。

老鬼道:“吃了药,刚还问你到了没有,快进去吃碗热酒暖暖身子”。

烦了扶刀而行,老鬼走在侧边,郭秀儿数次想说什么,却一直没找到机会,府中下人纷纷向他行礼。

身份带来许多改变,他已不再是那个被抬进王府的小傻子了,而是名声远扬的疏勒镇主将,现下安西多舛,王爷病倒,旭子去往延城,赶来的烦了更显尊贵。

看着熟悉的景物,他却宁愿自己还是那个小傻子,因为做小傻子能有偃月馄饨吃,脚步越走越慢,看到艾莎住的小屋,握刀的手青筋暴起。

“咯嘣”一声响,咬牙声在寂静的黄昏中如此清晰,郭秀儿身子一颤,老鬼忙扶住他的胳膊,低声道:“烦了,王爷的院子在这边”。

“嗯!”,任由他半拖半扶的进入老郭小院,郭秀儿刚要跟随进去,烦了头也不回的道:“嫂嫂先去歇息,某与王爷说两句话”。

老鬼无声退去,烦了推门走了进去,屋里已经掌灯,桌上摆着酒菜,还有老郭的佩刀和一封公文。

老郭躺在榻上睡着了,烦了静静坐在旁边端详着这位大唐的武威郡王,几个月没见他又老了不少,须发雪白,皮肤松弛,脸上黑斑比比皆是。这个老头子的一生足够精彩,却也足够倒霉,新婚挚爱远在大唐,硬扛着残破的安西大半辈子,当得知仅存的儿子也要先他而去的时候,他终于撑不住了。

让武三郎去疏勒,却什么都没交代,就是希望烦了能来帮他,烦了无法拒绝。

扫了眼桌上的酒菜,烦了起身来到厨房,扎上围裙开始做烩三鲜,那个默契的搭档已经不在了,他只能自己忙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