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公瑾是想用尧舜禹禅让那一套来说服子让与你一同离去?”诸葛亮问道。
“当然不是。”周瑜摇了摇头,又补充道:
“上古贤君禅让不过是腐儒弄出的欺骗浅陋之君的。《孟子》一书中提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荀子也说:‘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
“当初舜禹都通过治水逐渐掌握了人力和物力,就像曹操一样,通过讨乱一点点将天子的权力夺到自己手中,若没有刘皇叔和我主,恐怕尧舜禹禅让的场景早就再次上演了。”
听到周瑜这般言语,诸葛亮摸着胡子沉思了起来。半晌后,突然一笑。
“孔明在笑些什么?”
“公瑾恕罪,我只不过知道公瑾意欲为何了!”
“哦,孔明猜到了什么。”
“先前公瑾说不会带走吴侯手下太多兵力,可又说过出海各种物资,各方面的人才早有准备。若我所料不差,公瑾暗中早已联合各大世家了吧?”
“也是,世家之人最会趋利避害,虽然他们绝对不会举族随公瑾搬迁,但是眼看曹孙刘三家还要战乱不知道多少年,他们分出一两支族人随公瑾一同离开。江东世家繁多,几家一凑,便是数万百姓,而且世家之人不乏精通耕种百工之人,我只能说,公瑾这一步,既大气,又绝妙。”
“而公瑾说服他们的方式,应该是予以足够的权力。昔日田齐主张“不治而议论”,主张言论自由,甚至允许‘面刺国君’,稷下学宫至今仍为读书人所推崇。公瑾想的不会是由各世家各选一人,组成长老会,以此来治理天下吧?”
周瑜没想到自己短短几句话,就被诸葛亮猜得七七八八。
不过这并非阴谋诡计,而是堂皇大道,他也无须隐瞒。
“孔明认为此策可行否?”
诸葛亮一时也无法评判。
“公瑾可知道,田齐五都共治,却被乐毅连下七十二城;而秦国郡县集权,却能一统天下。子让曾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看来,集权是要比权力分散要好的。”
“成于厮者毁于厮,秦始皇一统天下,集天下大权于一人,从此穷奢极欲,征伐无度,秦国二世而亡,难道不是前车之鉴吗?”
诸葛亮和周瑜一番讨论,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战时,权力应该集中,而非战之时,权力应该还于百姓。
可是,这如何才能做到呢?
就好像现在的孙权,他要是能把江东世家手中的人力物力都集中起来,早就一统天下了。
刘备曹操虽然掌握大义,更能支配世家的力量,可这其中也有个度。
“中原时刻面临北方欺扰,若没有皇帝一人集天下之权,又如何守护这大好疆土呢?两害相权取其轻,政必须出于天子一人。”诸葛亮说道。
“这只是孔明你的一己愚见,大汉总有灭亡的一天,天下人总会意识到,天下事,该由天下人做主,而不是由刘姓一家做主。而孔明弄出的报纸,正是加速刘姓天下毁灭的利器。”
周瑜说话声掷地有声。
诸葛亮十分的不开心,因为万物有生就有灭,即便刘备重新收拾山河,汉室也两次差点灭亡,将来一定会有第三次,这是必然的。
“我记得子让和我说过一种心理,叫做‘精神胜利法’。”
“哦,何为精神胜利法?”虽然周瑜下了决心,出海去实现曾和孙策许下的誓言,可是,他仍旧改变不了逃亡的事实,此时见难住了诸葛亮,他心中还是颇为自得的。
“那就是明知自己办不成一件事的时候,就用言语去诋毁它,然后获得心里上的满足。”诸葛亮露出奸笑。
“所以孔明自知此时辩不过我,便想到了顾左右而言他吗?”
周瑜打出了反弹。
诸葛亮面色一顿,两人僵持了一会,随即一起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