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子让善吟诗 孔明思长策(2 / 2)

咿咿呀呀,呜呜嘻嘻……

灶房内的上好的炖肉萝卜,就在这漫长的等待中,烧干了水分……

……

诸葛亮回到家中,则是喊来了蒋琬。

蒋琬是零陵湘乡人,年少聪慧,仪表不凡。

据说,蒋琬出生的时候,一道祥光从他家后厅直射天空。当时,屋顶瓦片纷飞,后山百鸟飞舞,池塘鱼儿欢跃,湾里牛嘶马叫。

蒋父认为是吉兆,故用美玉来给他取名。

若是换成张谦,一定给他取个“震”字,地震的“震”。

蒋琬被引荐给刘备后,担任书佐,诸葛亮很器重他。

《三国演义》里,有庞统被任命为县令,然后借酒消愁,最后被张飞发现,才予以重用的情节,但在正史上, 这事发生在蒋琬身上。

《三国志》记载: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

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诸葛亮死后,蒋琬是他的接班人,执政期间,蜀国政通人和,经济复兴,除了在北伐方面差一点,蒋琬可以说,做的非常不错。

此时的蒋琬还很年轻,身上还带着几分书生气。

“公琰(蒋琬,字公琰),近日关于南中的讨论你听说了吗?”

“在下既听说,也与诸人有过一场辩论。”

“哦,说来听听。”诸葛亮来了兴趣。

“弃地言论,古来有之。秦始皇征匈奴之时,李斯曾言: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我朝武帝时,韩安国亦言匈奴之地:得其地不足为广,有其众不足为强。”

“而对于西南夷等地方,韩安国和公孙弘也都持有和匈奴一样的看法,认为是:罢弊中国以奉无用之地。”

“在此之后,元帝之时,贾捐之上书放弃了珠崖郡。理由是:夫万民之饥饿,与远蛮之不讨,危孰大焉?”

“光武帝时,西域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帝以天下初定,未遑外事,不许。后来,若非伏波将军马援上书力荐,恐怕西凉之地也会被放弃。”

蒋琬说起这些事条理清晰,显然是做过功课的。

“在我看来,这所谓的弃西域,弃西凉,弃南中,弃任何边陲之地,理由不过三个。”

“第一,朝廷官吏看不到占取这些地方的好处,他们会一致认为这是君王的私心作怪,也就是所谓的‘羞威不行’!”

“第二,守卫这些地方会消耗大量的民力物力,为此,百姓承担了不应该的税赋。”

“第三,便是占取之地的百姓多不服王化,为害为叛连连。由此,上下里外皆存弃地之心。”

“那公琰是赞同弃地还是不赞同弃地呢?”诸葛亮饶有兴趣的问道。

他身前摆着数张稿纸,分别是:

南中舆图;

《南中行军方略》;

《益州,永昌,牂柯,越嶲治理试行方策》

……

据不可靠野史记载:张圣之所以能文韬武略兼备,是因为他背后站着一个默默付出的男人。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