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阳夏大葬(1 / 2)

第339章阳夏大葬

贼首伏诛,天下安宁。

大军班师回朝,仅留少量兵马清剿残存的叛逆。

一切仿佛疾风,来得迅猛,走得快速。

整个天下重归安定,似乎七国的动乱从来没有发生过那般,大家的生活又变得和往常一样,晨起劳作,午时用饭,入夜炕上和枕边人交流感情。

唯有不经意间的瞥见城中某处断壁残垣,方才记起曾经兵戈交接之声。

动乱过去了,但它带来的伤痛会留在人心之中,延续很久。

平定完荆地的楚军,行军返程的速度可谓相当慢,完全没有追击荆军时的飞速。

战争结束,士卒们心中的那口气松懈掉了,而且在腊月时分完全可以赶回家乡,他们更没有急行军,压榨自己的理由。

当然,楚军的将领同样理解他们的想法,没有进行催促。

哪怕项羽有重要事宜,他也只是带着亲卫数百,提前离开队伍。

……

楚地,阳夏。

项羽带着刘濞和田禄伯的首级,先赶到了庐江郡和豫章郡交界处。

他让荆军俘虏带路,寻找当日大战之处。

破碎的兵器和甲胄藏在荒草之中,褐色在夕阳的照耀下仿佛流淌着鲜血。

残破,寂寥。

直到楚军的马蹄再度将此地惊扰,乱了静谧。

翻身下马,项羽将那两位元凶的首级摆放在一块大青石上,以作祭奠。

而且项羽罕见地开腔,唱了几首悲伤的楚歌,最后想起陈洛曾经让自己垓下吟诵的那首楚歌,一并唱了出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咏毕,项羽将酒撒下,默默叹气。

这就是时间的力量吗?

初闻不识曲中意,他当时只觉得歌词略显晦气,扭头走掉后气了整整两个时辰,直到江宁拎着条羊腿来当宵夜才重归于好。

但他现在将它重新再吟唱一遍,和当年的感觉完全不同。

自己现在气力衰退,乌骓在近二十年前死掉。

“时不利兮”大概指时间流逝,而非时运不济吧。

项羽默然站立片刻,接着挥了挥手,示意告别。

年少时总以为告别会是撕心裂肺的吼叫,但现实的告别如同默剧,在某个令人毫不在意的午后或者黄昏上演。

骑上马后,他没有再回望着伤心之处,带着亲卫离开庐江地界,披星戴月地往阳夏赶去。

江宁的葬礼,自己必然是要参加。

……

陈洛的陵墓早在十年之前就开始修建,整体算不上特别奢华,主要确保的是安全性。

它乃是由墨家内部数十名匠者商议,经过陈鲁的审核修改,最后设计出来的陵墓,难以被外力破开,有着极强的防盗效果。

不过空有陵墓,但因为陈洛战死沙场,未能寻见尸首的缘故,它只能当作一座衣冠冢。

正因如此,再加上陈直和陈鲁皆随军在外,阳夏未有合适之人来主持葬礼,于是他们决定在战争结束后,再风风光光地进行一场大葬。

待到众人赶回阳夏,脸上写满疲惫,心里却莫名的安稳,如同在外漂泊打拼后,回到故乡旧宅,去儿时常去的摊位上吃了一碗加蛋的肉丝面。

“阿父,你回来了?”收到消息,陈直的长子陈谦出来迎接,他见到周围的几人,同样礼貌招呼道,“见过叔父,见过楚王。”

陈直点了点头。

他对这个儿子颇为满意,虽然陈谦没有什么特别的优点,但行事有君子之风,哪怕没有开拓功业的本事,至少不会败家,使得家道中落。

纵使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可阿父留下来的家底实在太厚,遗泽实在太多,陈氏往后两三代,只要不胡作非为,没道理会衰弱下去。

不过他又望向儿子时,发现对方朝自己投来的目光当中,写着焦虑。

顿时,陈直心里咯噔一下。

他沉声说:“仁约,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来边上说。”

闻言,陈谦跟在父亲身后,走到一处较为僻静的地方。

“现在说吧,阳夏近日出现了什么状况?”陈直严肃地问询。

在自己担负任务,离开阳夏后,这边的事务照理该由留守的阿父来处理。

但没想到陈洛由招募兵马,亲自前去征讨逆贼,故而阳夏的事务交到了三代长孙,即陈谦手中。

这些年陈谦跟在自己身边处理过不少事情,能力不差。

照理来说,陈直对他其实挺放心的。

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看着陈谦隐隐有几分慌乱的神情,不由得有些忐忑。

犹豫一瞬,陈谦应答说:“是……是大母出事了。”

“阿母出事了?”陈直愣了愣,接着声调略高地愤怒道,“我不是告诉你了吗?不要让你大母知道伱大父出事了,她怎么受得了,怎么会受得了。”

“不是,我没有。”看着阿父火气上来,陈谦赶紧解释,“大母不知道大父的事情。”

“嗯?那你说说,是什么个情况。”陈直倒也不是蛮不讲理之人,见儿子有话要说,先压下了心里的怒火。

陈谦赶紧解释前因后果,“在大父出征之后,大母每日都会跑到城墙上远眺,无论风吹日晒,往往一待就是好几个时辰。

我们这些后辈都去劝过大母,但您也知道她的性子,认定的事情怕是只有大父能够让她改掉,旁人说服不了。

因此在五月二十四日的时候,大母在城墙上晕厥过去,直到旬日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