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里办?好啊好啊!本相定会全力支持!”
昌平君闻言大喜。韩非和李斯的能耐他可是都见识过的,而前不久项羽的横空出世也让他对新的一代产生了不小的憧憬。在他看来,齐相要不然是真的大公无私,要不然是昏了头才会提出这种意见——他们楚国一向是地多人少,出地方建个学院不算什么,反而培养出来的人才他们还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呢!
张良则问出了一个关键:
“那么我们韩国又能提供些什么呢?”
“生源!”齐相说道:
“韩国,尤其是颍川一带,素来多奇士。只不过如今,这些韩国子民流落在外,恐怕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而今后我们合作起来,楚国提供上课场地,齐国提供师资力量,同时为所有韩国学子大开学习之门,岂不美哉?”
只见齐相顿了顿,又特地强调:
”当然,除了韩姓的以及家族出身明确的韩国故人,我们也应对附近的学子一视同仁。只要有才干,有潜力,我们都应该大力培养!”
阿盛如此一番解释后,张良和昌平君都感觉十分满意——看起来这的确是共赢的事情啊,而且是长期的大业!只不过,他们也一时没弄明白,齐相真的是那么大公无私,还是在偷偷打着什么算盘?
而此时的齐相,则在心中暗自祈祷道:“韩信,你可要来啊!”
在通过高陵君的讲述,见证到项羽的神勇之后,阿盛就免不了得陇望蜀地期待着把韩信也给挖掘出来。
于是就在刚才,他突然灵光一闪——如果借着“合作办学”的名义,不就能光明正大的把韩信给勾引出来了?这样也比较隐蔽,无用担心昌平君再跟自己抢人才。
话说回来,阿盛其实拿不准韩信是不是韩国人,但既然他姓韩,阿盛就觉得对方肯定不会放弃这样一个能够出人头地的机会。而且退一万步讲,哪怕冒充韩国人来入学,也比受胯下之辱体面多了吧?
当然,他可不是为了韩信这一盘醋,才包了这盘饺子。或许张良会觉得,韩国的故人在学成之后会继续为韩国效力;而昌平君则觉得近水楼台先得月;齐相却相信好的老师会影响学子们的一生,他要在师资和教学内容上大做文章,让这里的学子都认同他的理念,成为他的门生!
而且,他虽然身为齐相,此时可不仅想着一个齐国。虽然因为身份的问题,阿盛不得不与秦始皇相对抗,但他何尝不希望将天下一统,再将华夏之光散布全球?所以,他可不能只培养齐国人,而是要在各国中都播下种子,然后等待收获的一天。
就这样,在彭城的东门外,项梁曾经两次突击冲杀之地,三位相国愉快的决定了——就在离彭城不远的下邳修建一所“黄石学院”。
这个名字是张良提出来的,或许他是想再把传授他《三略》的黄石公给引出了,继续发挥余热。而阿盛却能预感到,发生在张良身上的传奇故事,将在学院里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