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风花雪月,没那玩意;
想吟诗作对,大秦只有战歌·无衣;
想唱跳出道,莽夫们表示欣赏不来。
一句话,大秦的男人们很强,强到脑子里只有上阵杀敌、戎马一生,至于读书、作诗、奏琴、舞蹈和唱戏,他们表示,那不是六国的羸弱男人才喜欢的嘛,整那玩意干啥。
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和民生艺术生活,起码要达到一个平衡。
不然,一根弦总是奔着,总有一天会出事,而且这样的社会风气,确实有些偏颇。
完全军事化管理的社会,很好用,但同时也很僵硬,百姓的能动性完全被压迫,嬴政不需要这样的愚民式治理,他有能力,也有魄力放开民间风气。
但是,作为秦法和军功授爵制度的最大获益者,秦王,嬴政不可能出来指责,这不好。
如果换个角度,太后娘娘出面,在大秦倡导文艺复兴,号召六国知书达理之辈来秦,写诗、绘画、奏琴、跳舞、唱戏,共襄盛举,来几场咸阳文艺演唱会、咸阳画展、咸阳诗会。
那就没人能说什么了,毕竟,太后要办的事情,大王能怎么办?大王当然是支持喽。
嬴政同时去除一些不合时宜,对百姓限制太死的秦法条文,配合太后倡导的文艺复兴,不也很合理嘛!
………………
听着嬴政的想法,赵姬明眸大亮,对于经历过邯郸风华的她来说,咸阳确实是无趣了些。
“政儿的意思,我是听明白了,大秦军风确实太盛,压制地文风完全抬不起头来,更不用说看文艺表演了。”
“阿母也觉得这样的生活,对男人来说,还能建功立业,当官理事,倒也熬的下去,但对女人来说,确实太无趣了些。”
“在大秦,看个戏,连戏园都没有,更不用说看那些琴师和舞者大家演艺了。”
显然,母后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倒也是,毕竟女人相对感性一些,对缠绵悱恻的戏剧、余音绕梁的琴声那是相当追捧。
人活在世上,除了温饱,总得满足一些精神方面的需求和享受。
以前大秦没办法,也顾不上,整整拼死了六位先王,才有嬴政如今鲸吞天下地局面。
现在,统一六国对嬴政而言,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大秦完全有能力先弱后强,一一吞并六国。
问题是,大一统不仅仅要解决领土疆域上的一统,还有思想上、文化上、民心上、经济上的大一统。
大秦目前只能解决疆土上的一统,至于其他方面的一统,只能说,想多了,目前一个方面也解决不了,后世中国收回香港,都没办法,弄出个一国两制。
你大秦的制度能解决我楚国的问题?
你大秦的文化能让我齐国百姓认同?
你大秦的铁骑能打败赵国的军队,但你能把所有赵国人都杀了么?
那么多战场上的仇恨,那么多六国家庭的生离死别,那么多贵族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还有那么多思想上的隔阂。
不是说,你嬴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就能立马抹平的,起码要同化四五十年,善待六国百姓的两代人,才能慢慢融合,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嬴政之前,有共主、有人皇、有天子,但是没有皇帝,他嬴政是诸夏的第一个皇帝!
他要行的是郡县,不是分封。
他要统一的是整个天下,而不是像部落时代的前辈共主那样,各自分封建国,遍地诸侯,各自攻伐,战乱不休。
即使文化同源,血脉同源,人种同源,这个时间段的诸夏,和欧洲一样,同样没有大一统的概念,这个时代,姓氏家族的荣耀是重于国家荣辱的。
嬴政的路,就是在没有之中,开辟一条新的路出来。
从此之后,即使大秦没了,但整个华夏大地,每当分裂战乱时,总会有仁人志士站出来,试图重新统一这个国家,结束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