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松怏怏离去,却让方肥心中畅快,“方公,在下有话说。”
“喔?方肥有话便说,何必如此郑重?”
只见方肥沉吟良久,方才作揖说道:“方公,如今太平军兵锋所指,江南州府皆传檄而定,此时,正是该再进一步的时候,为何方公迟迟不肯加封王号?”
称孤道寡,谁不想尝试一番?
方腊搀起方肥,嘴里道:“天下间想做皇帝的人多如牛毛,可这事情并非想做就能做的,如今我虽有一定实力,可治下地盘不稳,缺乏基层官吏,而且与建国一百多年的赵宋比起来,我的威望还是有所欠缺,也许,我还需要再来一次大胜才能彻底建立起战无不胜的威望!”
方肥又道:“当今这天下,三足鼎立之势已不复存在,金国新立,大有侵吞辽国之势,一旦其完成蛇吞象的壮举,只怕宋国也有亡国之忧,在此情景下,方公必须登高而呼,带领天下百姓走出亡国灭族的困境!”
当然了,场面话说的好听,可对于方肥而言,他的劝进也并非全无私心。
要知道,劝进之功非比寻常,如果方腊真的趁势更进一步,方肥的地位将更加稳如泰山。
这乱糟糟的世道,武将可以横刀立马,以战求赏,而文官最便捷的通天之梯还是拥立从龙!
方腊虽未一口应下,可他心里也蠢蠢欲动。
方肥口才了得,从他嘴里,方腊有一种被人认可的感觉。
要是天下人都像方肥这般善解人意,那该多好!
“方公,在下认为,早在击败童贯之初,方公就该称王了,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方公在江南各地连战连捷,每战必胜,已经在江南百姓心中种下了战无不胜的印象,此时称王,也算是众望所归!”
方腊还是有些犹豫,“自睦州起事到现在不过五个月的时间,也许很多北人根本不知道我的名字,这时候称孤道寡,只怕有得意忘形之举。”
方肥心中暗喜,方腊并没有直言拒绝,这说明他已经有了称王的心思。
只是,正儿八经的登基为帝尚且需要三次推拒,更何况现在?
“方公,听说徐方的水师正与官军的水师激战于江水之中,不如等到战胜之后再做决断?”
方腊松了口气,“也可!”
方肥劝进的消息不翼而飞,没多久,一封封劝进文书雪花般传来。
就连以卢俊义、林冲、武松为代表的水浒旧将都表达了劝进之意。
此时,劝进更像是一种忠诚站队的表现。
这时候谁也不想因为未曾劝进的缘故被方腊疏远,进而偏离权力中心。
一时之间,江宁城内红色布匹销罄一空,贩售酒水的各大店铺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倘若方腊真的裂土封王,红衣、烈酒必定会成为炙手可热的物品!
两日之后,朱勄送抵江宁。
为防此人胡言乱语,言及圣人,童贯早已让人割掉了朱勄的舌头。
不过,方腊可不是个善茬,朱勄没了舌头,还有手!
杀人还要诛心!
朱勄是江南百姓恨之入骨的人物,就是他的制造局搅合得江南百姓民不聊生,抛家弃院。
之前,童贯代笔为赵佶写了一封罪己诏,为赵佶挽回了不少人心。
这样的情景可不是方腊愿意看到的。
皇帝做了错事,不能让臣下担责,百姓也有权利知道真相!
于是,见到朱勄的第一瞬间,方腊便笑道:“如何?被人欺骗的滋味不好受吧?”
朱勄涨红了脸,额头青筋直露,看模样已经怒到了极处。
“可愿报仇?”
朱勄连连颌首,满是哀求之色。
“可你口不能言,右手又被人断了数指,如何还能写字?”
朱勄竭力挣扎,将左手连连挥动。
方腊眼前一亮,“你是说你的左手也可以写字?”
朱勄再度颌首!
方腊大喜,“来人呐解开他的手臂,让他写!”
护卫上前解开了朱勄的绳索。
这位赵佶的宠臣甫一解脱便跪倒在地连连叩首。
方腊不动声色,“写吧,你知道我想要什么。如果写的满意,我可以答应给你一个痛快,否则,定会让你遭受千刀万剐之刑!”
朱勄眸中闪过痛苦与悔恨之色,然而,没多久便见他目露凶光,奋笔疾书。
“我知道方公的意思,你想让我将皇帝的嘴脸公之于众?”
方腊微微颌首,“不错,不要卖关子了,你的时间不多了!”
朱勄再度写道,“我只有一个请求,请方公取下我的头颅之后,将我悬首于高处,目视汴京方向,我想亲眼看看赵佶会有如何下场!”
“可!”
心愿达成,朱勄在纸上迅速写道:“我朱勄本是一幸进之臣,只因皇帝喜爱奢华新奇之物,我便投其所好,未曾想,皇帝得陇望蜀,我竭力搜刮财宝,供其享用,可他却从不满足,每次见到我,都在督促我继续加大花石纲的搜集力度,我朱勄罪该万死,我贪墨了无数钱粮,害得千家万户遭受罪责,可我想要告诉大家,如果没有皇帝的纵容和指使,我这样一个无耻小人又怎么可能执掌制造局大权,每年运送数百万贯钱财送入内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朱勄为皇帝鞍前马后,却沦落到如今的惨状,朝堂上的文武官员们,你们设身处地考虑一番,这样的皇帝还值得你们效命吗?今日皇帝能够将我弃之不顾,他日便能对你们弃之如敝履!朱勄不堪,朱勄罪该万死,可朱勄却万万不应该为皇帝所抛弃!诸位,我以我血鉴前路,诸位慎之!”
方腊看罢吸了一口冷气,朱勄所言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赵佶才是幕后的黑手,同时,又以自身为榜样,告诉众臣,皇帝赵佶不可信。
这一招挑拨离间可谓高明至极!
别的不说,单单是这一条就让方腊有物有所值之感!
赵佶割了朱勄的口舌、伤了他的右手,却没想到朱勄还有左手可以写字!
千算万算,百密一疏,可以想象,此血书一出,赵佶必将成为风口浪尖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