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方腊出城(2 / 2)

汤隆伸手示意,“诸位且随我来!”

在汤隆的引领下,众人便来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作坊。

在作坊门口,两名甲士目不斜视,他们验过汤隆身上的军牌之后才一一放行。

进入其中,只见一副完整的甲胄正挂在木架上。

与太平军身穿的宋军甲胄相比,胸甲和臂甲变化不大,唯独头盔以及肩甲所在的位置刘备有变化。

宋军头盔有四种样式,第一种:凤翅盔,该盔由盔缨、盔体、盔脊、抹额、凤翅、顿项六大部分构成;第二种:笠形盔,这种样式的盔于宋朝首次出现,形似倒扣海碗;第三种:莲沿笠形盔,边沿翘起形同莲花瓣;第四种:无名盔型,款式类似唐时步兵甲所配之兜鍪,护颊两侧没有凤翅形装饰。上层是一块铁板,中间留有缝隙用以透气,在下方还有一块铁甲,可以确保头部的保护功能。

这时,侯健忍不住说到:“方公且看,这肩甲的改动很是方便,而且在里头加了垫层,如此一来,将士们无需穿两层,直接穿这一身甲胄即可!”

有宋一朝,为了以步克骑,匠工营一直在甲胄上面下功夫,《宋史》有载:“全装共四十五斤至五十斤止,每副用甲叶一千八百二十五片”。

兵种不同,盔甲重量也不同。宋军枪手因为在军阵中多采用坐姿或者半蹲姿势,盔甲最重,弓弩手则需要轻一些,因为甲太重不容易开弓上弩:“王琪进三色甲”……“

也就是说,长枪兵的甲胄在六十斤上下,而弓手的甲胄在五十斤左右,至于弩手,甲胄最轻,在四十斤上下。

饶是如此,四十斤的重量对于军卒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眼下若能减轻甲胄的重量,确实可以极大地提升军卒的战力。

这时,汤隆又道:“锁子甲费时费力又费钱,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花费,用水力锻锤可以造出数倍的甲胄出来!”

方腊感概不已,“不错,很不错,你们通力合作,竟能造出如此甲胄,也不枉一番心血,接下来便让军卒试穿一番,若是反应良好,那便以此为模版,批量生产!”

“得令!”

而后,方腊拒绝了汤隆欲行款待的打算,“伱们且忙自己的,我还要去四处转转!”

“遵命!”

好不容易出城一趟,方腊自然要多看几个地方。

没多久,一行人便离开了水利作坊,他们沿着水源逆流而上,很快便来了一处集市、村落。

这里没有城墙,隔着老远,便看到人声鼎沸的模样。

只不过,与城内错落有致的建筑不同,这里到处都是的营寨,不像民居,倒像是行军打仗所用。

行到近处,众人才看到另外一幅热闹的景象。

杂耍卖艺的、摆摊叫卖的、茶铺酒水铺……

城里有的商品,这里应有尽有。

在此,方腊甚至还看得几个官差模样的人在此巡视。

农耕时代,百姓依城而居,因为坚固的城墙可以带给他们绝佳的防御,用以杜绝暴力的威胁。

像眼前这帮景象的聚落,几乎绝无仅有。

不过,方腊只是看了片刻便明白过来:“如果我猜得没错,几个月之前,这里还是荒无人烟的田地,可由于匠工营搬过来运用水力的缘故,人流量大了,商机也就随之而来,这些商贩、百姓依据匠工营而存活。”

要知道,匠工营搬迁到此处的匠工算上护卫差不多在一千人开外。

一千人的衣食住行足以满足一座集市成立的条件,再加上百姓们在此贩卖一些农作物,兴起集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梁红玉侧耳聆听,嘴里道:“有宋一朝,城里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依靠手艺吃饭,而城外的种田的人却越来越少,方公,你说咱们以后会不会以为没人种田而缺粮?”

方腊考虑了片刻,正色道:“其实,影响耕地产出的因素有很多,只要能够提升耕地的产出,纵使种田的人越来越少,也不会影响天下人人有饭吃!”

“人人有饭吃?真是好大的志向!”

“不错,上千年来,官府都是重农抑商,可是到了方公口中,好像有不同的看法?”

“不错,其实只要咱们实力强大起来,甚至可以发动对外战争,通过扩大良田面积或者低价买进粮食的法子让大家吃得上饭!”

梁红玉读过书,有自己的想法,此时听到方腊所言,顿时颇为敬佩,“方公你且仔细说说,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其一便是保证良田不挪作他用,确保良田面积;其二便是扩充己方土地总量,在南方、在北方都有大量的沃土可以种上粮食;其三,那就是广开商路,以海贸为主,互通有无!”

“还有呢?”

“妇人同样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在男丁外出征战的日子,如果杜绝缠足恶习,将妇孺的双脚解放出来,便可以极大地缓解劳力的不足!”

梁红玉涨红了脸,她便是一双天足,本以为方腊会对此嫌弃,没想到,他竟然要杜绝“缠小脚”的恶习!

这样的主意虽然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可仔细琢磨起来却很有道理,听上去绝非方腊急切间想出来的!

“方公胸有丘壑,实乃百姓之福!”

此时,日上中午,方腊摸了摸肚子,嘴里道:“咱们寻个地方吃饭吧,吃完饭再去田地瞧瞧!”

梁红玉虽是将门子弟,但却不拘小节,“好,这里的集市看上去很是不错!”

于是,方腊带着人在集市上来回穿梭起来。

这一行十多人虽然看上去俱是太平军将领的模样,可四周的商贩却不以为意,看得出,同样的装束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不知走了多久,方腊终于找到一处略微安静一些的地方。

此处,临近百姓的居所,四周俱是吃食。

方腊打量了一番,嘴里道:“这里的东西应该好吃的很,要知道,但凡临近百姓居所的食铺,味道不佳可不会长久!”

梁红玉微微一笑,并不多言。

小小的食铺子坐下十多人,很快便做满了。

一个少年急忙上前招呼起来:“官人面要点些什么吃食?”

方腊从怀中摸出铜钱,“先将咱的马招待好了再过来!”

得了赏钱,少年欢欣鼓舞地离去了,“客官放心,绝不亏了你的坐骑!”

在这种毗邻匠工营的地方,小偷小摸之人绝不敢过来滋扰,否则一旦被抓,说不定会被扣上刺探军机的罪名,当场格杀!

“店家,拿手的招牌菜是什么?”

“汤饼和羊肉!”

“那就每人都来一份!量要管够!”

店家连连颌首,“客官放心,咱虽是小本生意,却从不缺斤少两,定会让客人吃饱、吃好!”

这般实诚的话让方腊心情极佳,“说的不错,客人满意,生意才能长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